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第2版)的其中一本。本書選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經典文獻,分寫作背景(概述)、主要觀點(內容)、歷史及現(xiàn)實意義、參考文獻(延伸閱讀)及研究與思考等五個部分進行解讀,力求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盡可能完整展現(xiàn)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及其發(fā)展脈絡。同時借鑒最新研究成
關于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與當代實踐,學界當前的研究聚焦于三個方面。第一是關于金融資本運動規(guī)律的理論進展。相較于20世紀初列寧、希法亭等學者剖析的金融資本,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過程中對金融資本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學者們圍繞現(xiàn)代金融資本展開討論,分析其在運動領域、積累方式、對經濟周期和危機的影響等方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之一。本書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板塊中的知識點,選取百年黨史中的著名故事、人物、事件、精神等,從黨史角度拓展教學內容、方法和載體,將黨的奮斗歷程與偉大成就、光榮傳統(tǒng)與優(yōu)良作風、實踐創(chuàng)造與歷史經驗融入“馬
本書以深入掌握《共產黨宣言》作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一把鑰匙,從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介紹、《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背景以及對《共產黨宣言》逐字逐句的解讀等,為廣大青年、黨員干部講授了一堂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共產黨宣言》導讀課程。
本書內容包括:剩余價值之化為利潤及剩余價值率之化為利潤率、利潤之平均利潤化、利潤率下降傾向的法則、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利潤之分為利息與企業(yè)利益。生息資本、利潤之分為利息與企業(yè)利益。生息資本(續(xù))、剩余利潤之地租化、所得及其源泉。
本書是吉林大學張盾教授第二次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是他過去20余年研究馬克思政治哲學的一個總結。作者將這些研究內容整理凝練成現(xiàn)在這樣一個結構,包括了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哲學基礎”、“學術史淵源”、“經典問題”、“當代效應”和“中國式問題”等五大主題,編成五篇,期望以此展示出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一種總體性的理解。
《毛澤東在江蘇》一書由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和江蘇省檔案館聯(lián)合編寫。書稿以大量回憶文章為線索,較為詳細地敘述了毛澤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江蘇戰(zhàn)斗、工作、生活的重要經歷,并進行革命、工作調研的實踐活動,以及與江蘇建立密切聯(lián)系和深厚的歷史情緣。時值202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和
《毛澤東在上海》一書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書稿分文獻資料、回憶與專題、大事記等部分內容,較為詳細地敘述了毛澤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上海戰(zhàn)斗、工作、生活的重要經歷,并進行革命、工作調研的實踐活動,以及與上海建立密切聯(lián)系和深厚的歷史情緣。時值202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再對19
《毛主席教我們當省委書記》主要收錄陶魯笳1990年以后公開發(fā)表過的回憶毛澤東的10余篇文章,是1953年1月至1965年8月間他與毛澤東會面的親身經歷,即他擔任山西省省委書記期間毛澤東怎樣耳提面命、言傳身教的教導當好省委書記的故事,以及作者對于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記錄。
本書精選了靳輝明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高校理論戰(zhàn)線等雜志發(fā)表的理論文章,主要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研究方向,包括馬克思主義在批判中發(fā)展與繼承、列寧研究馬克思早期思想發(fā)展的方法論原則、馬克思怎樣使用異化概念、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創(chuàng)人類歷史新紀元、重溫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哲學社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