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eria-Chinarelationsarecharacterizedbyfriendship,fruitfulcooperationandmutualrespect.In1958,theAlgerianinterimGovernmentwasrecognizedbyChina,whichwasconsidere
BilateraltradebetweenChinaandAfricahasdevelopedrapidlyinrecentyears.Since2009,ChinahasbeenAfrica'slargesttradingpartnerfor10consecutiveyears.lnhiskeynotespeecha
《駐德使館檔案鈔》屬于晚清時期史料整理范疇。不分卷,原八冊,鈔本,八行二十字,原藏于美國國會圖書館。1966年,臺北學生書局將其影印刊行。此書由駐德使館隨員中就館藏檔案選輯而成,所選輯之檔案,為劉錫鴻、李鳳苞、許景澄、洪鈞四人任駐德使臣期間使館所藏。書稿由陸德富、童林玨整理。以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清鈔本為底本,并參照臺北學
《外交辯難》,蔡鈞輯著。蔡鈞(1850-?),字和甫,順天府大興縣人。光緒初年通過捐納進入仕途,常年在廣東、福建、兩江等地,被委派處理對外案件等,至任蘇松太道。曾為出使美日秘大臣鄭藻如奏調(diào)隨使,旋回,光緒二十七年任出使日本大臣。蔡鈞一生有能名,曾著《出洋瑣記》、《出使須知》。《外交辯難》一書為其在國內(nèi)各地與西人打交道,
晚清時期,中國駐英國公使館因交流交往上的各種事務以及禮儀等因,都會給英國外務部發(fā)送照會。發(fā)送人從首任公使郭嵩燾開始,有曾紀澤、劉瑞芬、薛福成、龔照瑗、羅豐祿、張德彝、汪大燮等歷任公使和使館其他署理人員。這批照會現(xiàn)都完整保存于倫敦的英國國家檔案館,《中國晚晴駐英公館照會檔案》收錄大英檔案館FO17檔案號下來自晚清駐英公館
本書是晚清時期史料整理作品。作者張煜南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尼的著名華僑實業(yè)家和地方僑領(lǐng),1895年后曾任中國駐檳榔嶼副領(lǐng)事。本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海國公余輯錄》,共六卷,分別為《檳嶼紀事本末》《辨正瀛環(huán)志略》《名臣籌海文鈔》《槎使游歷詩歌》《海國軼事》《海國詠事詩》,主要是輯錄時人著作,間附按語;第二部分《海
《全球轉(zhuǎn)型》是英國學者巴里·布贊和喬治·勞森的學術(shù)專著,該書于2015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錄在“劍橋大學國際關(guān)系研究”系列叢書中。這是一本關(guān)于世界歷史的圖書,書中重點關(guān)注和分析了影響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形成的“漫長的19世紀”(1776-1914年)這一時期。本書指出,“漫長的19世紀”是一個由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全方
《政黨外交工作的回憶與思考》一書作者根據(jù)其從事政黨外交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將以往公開發(fā)表的調(diào)研文章分專題匯集成冊,主要是對政黨外交的歷史沿革、政黨外交理論以及政黨外交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闡述和研究。本書內(nèi)容不涉及重大選題備案。
本書作者從中國與世界互動的視角,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與實踐創(chuàng)新進行了深度解讀,并在這一理念的基礎(chǔ)上,進而從全球伙伴關(guān)系、全球治理及地區(qū)命運共同體等不同維度走近“一帶一路”的世界。對于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一帶一路”的理念及實踐而言,不失為一部兼具開闊視野和理論深度的優(yōu)秀著作。
《走進東盟》將為你開啟一段奇妙的東盟國家文化之旅,為你打開一扇了解東盟的窗口;帶你領(lǐng)略東盟區(qū)域特色多元文化,以及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同時,還能帶你欣賞純樸而美麗的熱帶風光!蹲哌M東盟》將為你搭建溝通對外友好交往的橋梁,成為你說走就走旅行的好幫手。全書共分12個單元,包含走進東盟;金山銀海——越南;白象之國——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