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是筆者《中國兒童文學編年史(1908-1949)》延續(xù)的產物,運用“編年”的體例來爬梳新時期40年兒童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出發(fā)點依然在于打破“以論代史”及“以論帶史”研究范式的弊病,從史料出發(fā),按照時間的歷程梳理起一個個文學事件,而這種文學事件則勾聯(lián)著與之相關的文學創(chuàng)作、消費的生態(tài),從而規(guī)避和克服觀念先行的問題。本書作
沈家本是我國融合東西方法律文明的第一人,是集法學家、法律改革家、法律思想家和法律教育家于一身的中國近代法律文化的奠基人;沈家本又是著名的律學家,對中國傳統(tǒng)律學的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他對經史之學的研究亦成就斐然。沈家本也是清代詩學史上的一位重要的詩人,有600余首詩作傳世。 沈家本的詩歌充滿現實主義色彩,他通
本書力求在中國現代文學序跋這一視野中,進行序跋作品與著作之間的關系考察、序跋作者與著書者之間的關系考察,比照相關的文學史、文學批評等文本,全面深入地 了解認識中國現代文學序跋的本質,挖掘其魅力,考察作家序跋寫作實績。從而深化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闡釋,審視作家的思想特質、審美追求與彼此之間的看法。
本書為學術專著。全書分為三編共十一章進行論述。書稿從空間生產的視角研究誕生于巴蜀大地的正一道空間的神圣化與宋元明清詩歌語境(題材)之間的關系,通過文本細讀和詩歌分析來分析宋、元、明、清時期大量神仙題材詩和煉藥服食題材詩的現象,探討四個朝代文人的心理訴求和精神的寄托皈依,展示他們的人生觀、生活觀、自然觀和社會觀,表現他們
在唐代之前,?詩經?學經歷了漢代?詩?學“今古文之爭”魏晉?詩?學“鄭王之爭”直到唐初孔穎達奉敕編撰?毛詩正義?統(tǒng)一南北之學?詩?學復歸于統(tǒng)一也體現了?毛詩正義?集漢代?詩?學之大成,那么實現?詩?學“統(tǒng)一”的關鍵是什么?要更系統(tǒng)、全面地解決這個問題?需從漢唐?毛詩?學之間的傳承與發(fā)展再做考察。本書立足于唐代?詩經?學
李健吾(1906-1982),筆名劉西渭,中國現代著名的戲劇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和法國文學專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戲劇實踐、文藝評論、外國文學翻譯及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和貢獻。他也是上海戲劇學院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首任主任,對上戲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有奠基作用。本書包括李健吾的生平行狀研究、文學/戲劇
《〈格薩爾〉諺語警句選錄》(漢藏對照)系玉樹藏族自治州重大文化工程《格薩爾》項目叢書之一。由玉樹藏族自治州《格薩爾》項目辦公室組織專家編纂、翻譯的。本書從99個《格薩爾》部本中,共選錄翻譯了4400多條諺語。內容依照格薩爾史詩故事情節(jié)的先后順序進行了排列。諺語屬于純樸的民間文學范疇,是一個個睿智老者對經驗的精準概括,是
本書共二卷,由知名學者王堯教授編撰,注重遴選反映新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討論和相關理論研究的代表性文獻,如“筆談散文”“創(chuàng)作論”“理論研究”“文學史著作節(jié)選”“文學大系目錄”等,從而體現散文在當代的藝術成就與文體發(fā)展,同時將散文史料研究與相應的理論研究有機結合,力圖為當代文學研究和文學史編撰提供系統(tǒng)、權威的文獻史料,是新時代散文
2020年4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讀書活動正式啟動,全國政協(xié)書院委員讀書智能平臺也相繼全新改版上線,12個常設讀書群風聲水起。作者作為委員讀書群的一分子,在全國政協(xié)書院第八期委員讀書活動的“國學群”期間,連續(xù)4個月牽頭導讀宋詞,組織撰寫導讀系列文章150多篇、120余萬字,撰寫導讀筆記100篇、18余萬字,互動參與達3587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重要內容。為使廣大讀者系統(tǒng)了解、正確認識和共同分享國少數民族文學的思想精髓和藝術之美,貴州民族出版社與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聯(lián)合策劃出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讀本叢書》!吨袊贁得褡逦膶W讀本叢書·基諾族文學》由云南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徐霞著,由若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