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連續(xù)第二十一年編輯出版本論文集,旨在為國內專家學者提供展示自己學術成果的平臺,同時希望對研究國際軍控、裁軍、防擴散等問題的學者有所啟迪。本書收錄了16篇論文,涉及核、外空、生物、網絡、人工智能、導彈防御等領域最新情況和態(tài)勢,基本涵蓋了過去一年國際軍控、裁軍、防擴散領域的重大事件,在一定程度
本書以六章的篇幅,系統闡述了領事的起源及歷史演變,涵蓋領事與領事制度、領事關系與領事機構、領事條約及領事特權與豁免、領事業(yè)務、中外領事關系,以及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領事保護與服務的新發(fā)展等內容。作者基于多年教學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提煉理論成果,全面回顧領事實踐,形成這本有關領事知識的專著。
【內容簡介】 《中美關系戰(zhàn)略報告:2023年》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年度研究成果,已在我社連續(xù)出版多年。2023年度報告主要分析了拜登政府2023年對華政策及兩國關系發(fā)展的態(tài)勢與特征,梳理了2023年中美在經貿、軍事安全關系、人文交流等方面的走向。報告分為5個部分,包括:(1)摩擦與緩和:2023年的中美關系,(2)
國際爭端預防與解決中第三方介入問題研究
區(qū)域國別學(第四期)
1989年,當柏林墻倒塌、東歐集團解體時,世界政治的坐標隨之發(fā)生變化,其影響對歐洲來說最為顯著。歐洲各國迅速趨同,它們所享受的自由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大。但與此同時,歐洲越發(fā)依賴金融市場;過去的黑暗勢力未曾消亡,帝國主義仍有誘惑力,民族主義死灰復燃,種族思想繼續(xù)驅動仇恨、暴力和流血事件發(fā)生。本卷是“貝克歐洲史”叢書的第
本書以國際法為切入視角,以網絡恐怖主義為研究對象,明確網絡恐怖主義的定義,對恐怖主義在網絡科技時代的具體表現以及各國針對網絡恐怖主義的立法進行了梳理,分析國際法角度共同應對當下網絡恐怖主義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并著重分析了中國對于維護國際網絡安全,打擊網絡恐怖主義,促進網絡空間國際法立法所作出的貢獻,對打擊網絡恐怖主義
兼具海陸地緣特性的中國和印度均懷揣民族復興的夢想,面對國際格局深刻調整的時代背景,中印兩國為什么能夠超越“強鄰對抗”邏輯而選擇合作?怎樣合作?合作前景如何?這正是本書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本書主要涉及如下內容:中印發(fā)展伙伴關系理論適用:觀念和應然路徑、中印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國際體系動態(tài)均衡下中印地緣戰(zhàn)略的恒
本書聚焦于南京國民政府因應國聯調查團的歷史過程,展現南京國民政府在吁請派遣國聯調查團、國聯調查團組建、國聯調查團來華、《國聯調查團報告書》等層面的具體應對舉措。本書指出南京國民政府對國聯調查團的因應及其依賴國聯的外交政策,確有收效之處,但是政局紊亂和派系競逐的政治結構成為南京國民政府外交活動的羈絆,并體現在國民政府因應
本書闡述了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蘊涵與實踐價值,考察了推動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思想資源、現有基礎和實踐進展,并從價值、安全、利益和情感維度提出了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