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在闡述法律邏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各種理論基礎上,致力于法律邏輯思維的訓練。本教材注重吸收法律邏輯學*新研究成果,闡釋法律邏輯思維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命題、法律推理、法律論證與論辯等。
盡管人的尊嚴(humandignity)理念肇始于西方且極具深厚的宗教、歷史和文化背景,但它已為世界各國所肯認。不僅聯(lián)合國人權公約及各區(qū)域性人權公約對人的尊嚴給予了高度重視,而且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憲法也對人的尊嚴做出保障。近代立憲主義秉持人的尊嚴不可侵犯原則,由此推導出人權及國民主權之原理,國家和法律存在的正當目的乃
《思想與修辭:“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實錄》是“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的全過程紀實。此次會議于2018年7月20日至21日在長春召開,會議以紀念1988年“法學基本范疇研討會”召開三十周年為契機,回顧并全面系統(tǒng)總結了三十年來法學基本范疇研究的新成果,進一步深化法學范疇研究,將法學范疇研究與法理研究緊密
東南法學(2018年輯. 春季卷)
《法律與道德/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7》深刻地討論了法律實踐和法律理論中的一個根本性、基礎性的問題,即法律與道德之關系的問題,涉及法律(學)是什么、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來源及其司法適用等問題;分析了回答這一問題的三種思考方式——歷史的視角、分析的視角和哲學的視角的由來和發(fā)展;并指出在法律領域,各門社會科學必須攜手合作,更為重
本書以專題的形式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行了宏觀的論述。描述了中國古代以民為本的法律文化、中華民族精神與法律文化、中國古代禮法結合的法律文化、中國古代德法共治的法律文化、中國古代重公權的法律文化、中國古代固有民法與法律文化、中國古代的司法文化、中國古代的監(jiān)察法文化、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歷史地位和借鑒價值等,分析
本教材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傉撝饕U述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學科范疇、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倫理規(guī)則、內化養(yǎng)成、倫理教育,闡述和確立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基本理論。分論結合法律職業(yè)倫理建設的實際,分別闡述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仲裁員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人員、立法工作者、法學教育研究工作者等應當取得
本書以邏輯分析、邏輯批判、邏輯推理、邏輯論證理論與方法為基本內容的邏輯學教學體系,著重闡述正確思維與有效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規(guī)則和方法。此外本書還注意了內容設計上的循序漸進,注意了范例與習題的有機結合。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概念;命題與推理;簡單命題及其推理;復合命題及其推理;模態(tài)、規(guī)范推理;非演繹推理;邏輯基本規(guī)律;邏輯論證
《法治與社會論叢》是由上海商學院文法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集刊,匯聚了法學、社會學理論界和實務界諸多專家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至今已經陸續(xù)出版了7卷。《法治與社會論叢》(第8卷)延續(xù)與承襲了前7卷的風和體例,堅持對相關法學和社會問題進行深入、全面的理論研究和探索,對社會現(xiàn)實與實踐保持持續(xù)的關注和體察。與此同時,本卷
*章為導論部分,主要討論法律方法上的理論困惑,即對于法的發(fā)現(xiàn)與法的創(chuàng)造之間難有清晰的界分,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自由裁量權和價值判斷任意性的擔憂。法律具有不同其他規(guī)范的獨特性嗎?進而我們可以追問,法律推理是否是獨特或自主?第二章是對方法論研究的元問題進行討論。在教義學的方法論研究中,往往不會去檢討自己研究的前提,似乎我們研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