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引重致遠、山水相逢、古風新韻、田園若夢、富民之路五部分。主要內容包括:花橋:品味恬靜鄉(xiāng)村的山水雅意;大水溝:從荒蠻小村變身中國最美村等。
本書內容全部來自在建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工地,全書集中反映了建設者們的建設歷程,包含工程進度、完成節(jié)點、攻堅克難、發(fā)明創(chuàng)造、奉獻精神、人文故事等。本書內容真實,故事讓人感動,業(yè)績讓人興奮。本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設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為建設者在“四川世紀工
博社村一沒有大型工業(yè)園區(qū),二不是港口物流集散地,流動人口為什么會大量聚集在博社村呢?熟悉內情的人都清楚,外來人口蜂擁而至的原因只有一個:博社村是制毒堡壘村,在這里可以安全制毒。博社村里的房屋雖然看起來破敗不堪、擁擠散亂,甚至透著一種潮濕陰暗的破敗氣息,但這樣的破房子每個月的租金卻動輒數(shù)萬元。租房的人在里面做什么,大家都
由社會而歷史而天地萬物而天人合一——作家、學者胡平先生擁抱自然致敬天地的力作。熟悉的是非虛構路數(shù),陌生的是復合式結構。一是虛線。擬人化視角,自敘原始森林的世代變遷,既有人與自然的脈脈對語,也有痛徹心扉的人文憂思。一是實線。博物學般掃描,深究中、美、俄、日、加(拿大)、德、法、希(臘)、以(色列)各國的生態(tài)意識與集體人格
“90后”或許他們曾被視為不可靠的一代,或許他們曾迷茫,但隨著第一批“90后”快到而立,卻發(fā)現(xiàn)他們早已在前進的路上做好準備。本書從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的堅持、不懼困難追夢、面對生老病死等四個方面,展現(xiàn)“90后”不掩飾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90后”能清晰地看到眼前那座山的山峰———理想就在那兒,看得見,也走得到。他們哭泣、微
本書共七章,內容包括:“篳路藍縷:燃燒的生命”“寶鼎風華:強將手下無弱兵”“他很不一樣:另一面的真實”“走進內心:親人的思念”“鐵漢有情:他們眼中的亓偉”“只言片語:特殊歲月里的那些事”“歲月如歌:忠魂祭”。
1973年至今,中國農業(yè)大學師生扎根河北曲周46年,從改土治堿到科技小院,從綜合開發(fā)到綠色發(fā)展,高揚責任、奉獻、科學、為民的曲周精神,在燕趙大地上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培育時代新人,形成了獨具中國農大特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實踐育人模式,詮釋了知識分子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的精神追求,譜寫了一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愛國
《中公版·2021考研心理學:專業(yè)綜合復習指南(347)》一書在內文編排上分為十個部分: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學,共十章;第二部分——實驗心理學,共三章;第三部分——心理統(tǒng)計,共十四章;第四部分——心理測量,共七章;第五部分——社會心理學,共三章;第六部分——發(fā)展心理學,共六章;第七部分——人格心理學,共三
2019年,三聯(lián)的記者奔赴各地采訪,有時是跟著卡車司機,行走在作為中國經濟血管的道路網絡上,實地感受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的生活,有時是走進東莞的外貿工廠中,跟著沿海的制造業(yè)者和商人出海,來到印度班加羅爾、埃塞俄比亞和越南,三聯(lián)的記者探尋著一個由億萬普通人所構筑的有血有肉的中國。國際上,英國脫歐終于在三年后的今天塵埃落定,
《記者手記——寫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采用手記形式,以真實的文字、鏡頭和情感,生動簡練的新聞語言,記述了從2020年1月24日廣東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出發(fā)起,到3月22日廣東首批援鄂醫(yī)務人員凱旋,這兩個月時間里廣東新聞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本書不僅從多個角度呈現(xiàn)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和其他各行各業(yè)抗疫工作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