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貼近小學生日常生活,內容精到,大綱權威,教學理念先進
理念先進,大綱權威,內容精到,活動豐富,貼合小學生生活。
本書是蔣伯潛先生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學的代表作,既匯集了古今眾說,又有作者自己的裁斷,同時也是民國時期問世的十余部文體學專書中最為詳實、篇幅最大的,故頗值得關注。蔣伯潛先生在評述前人分體得失的基礎上,兼容新舊、溝通中西,將狹義的文章與文學并列,構建了包含古往今來中國文體全貌的新的分類系統(tǒng),并折中群言、闡明體類,精要論述了各
《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發(fā)音測試(北京地區(qū))使用手冊》(以下簡稱“使用手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一期創(chuàng)新項目“《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發(fā)音測試詞表制定(常模建立)》”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該成果于2018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重大成果之一。該成果經歷了六年的艱苦工作,收集、標注和分析了北京四個城區(qū)的4000多
2020年,《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三部曲的出版,獲得了譯界學者和廣大翻譯研究、愛好者的一致好評。不少國內高校師生及海外同仁表示,書中多位實踐派名師的譯筆之談,對其翻譯學習與研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在總結經驗、發(fā)揚成績的基礎上,本書將目光投向域外漢學家,推出姊妹篇《譯海遠航——漢學家談翻譯》。本書延續(xù)《譯路峰景——名家
趣味武漢方言
古代漢語的教材已經不少了,但大都是面向文史專業(yè)的同學,偏重文獻和訓詁,過于系統(tǒng)和專業(yè),不適合哲學專業(yè)的同學及其他初學者使用。哲學專業(yè)的同學需要接受古代漢語方面的訓練,但既不能設置像文史專業(yè)那樣多個學期的課程,也不需要接受那么全面和細致的古漢語內容。雖然也有相對精簡的古代漢語教材,也是那種系統(tǒng)性的精簡。編寫古代漢語(限哲
本書編寫注重人文性、經典性與應用性的結合,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文學鑒賞”,對詩詞、散文、小說、戲劇、電影、科學小品和科幻文學、網絡文學都有專章論述及作品賞析;下編為“應用文寫作”,包含行政公文寫作、日常應用文寫作、專用文書寫作、新聞文體寫作、學術論文寫作的指導與訓練,實用性較強。本次修訂作者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高分作文這樣寫:高考作文備考清單
整套書四輯,20個故事(每輯5個故事)。四輯分別為《天造地設》《豐衣足食》《文明興起》《在戎與祀》,以20個故事串講200個字根,以200個字根拓展1500+常用字,用漢字思維這種識字方法拓展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2500+漢字,系統(tǒng)學習漢字背后的內涵和邏輯。第一輯包含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繁衍生息、伏羲結網、馴化群獸5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