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六章,內(nèi)容包括:緒論、深空探測著陸試驗懸吊法低重力模擬總體方案、高聳空間連體鋼結(jié)構(gòu)體系選型技術(shù)、三維隨動裝置、三維隨動控制技術(shù)、試驗保障技術(shù)。
本書全面地介紹了人類利用深空探測器對太陽系開展的無人探測,深入淺出地詳細描繪了整個人類深空探測發(fā)展的歷史,對每個探測器的設(shè)計、飛行過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故障都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太陽系無人探測的觀察者指南。全書盡可能多地使用□□手材料,從會議論文和報告到科學新聞發(fā)布的任務(wù)結(jié)果,既包括任務(wù)成功與失敗的記述
《火箭時代:人類登月的故事》一書回顧了人類登月的歷史,從羅伯特·戈達德關(guān)于液體火箭的早期實驗,到馮·布勞恩及其德國工程師的工作,再到蘇聯(lián)的謝爾蓋·科羅廖夫及其團隊的努力,終達到這趟月球征途的高潮: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邁出的人類一大步。從設(shè)計師到工程
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后,為什么太空中人類的身影還如此之少?我們會到達火星嗎?人類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殖民太陽系并前往其他恒星?本書將直面這些問題。 本書對離開地球的安全界限、實際挑戰(zhàn)或合理動機進行了深入探討?死锼雇懈·萬杰克認為,考慮到潛在的科學和商業(yè)寶藏,在未來幾十年里,我們將重返月球并探
擺脫地球引力的羈絆,飛向太空,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多少人為這個夢想而努力,前仆后繼,勇往直前。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注定是一場充滿勇氣和挑戰(zhàn)、冒險與榮耀、永無止境的征途。本書為大家展示這場征途中人類都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人類文明有哪些改變.通過介紹妙趣橫生和震撼人心的故事,使讀者認識人類航天的歷史脈絡(luò),從古代的飛天傳奇
《加油,玉兔》玉兔號月球車是中國首輛月球車,名稱來源于中國神話中在月球上長期陪伴嫦娥姐姐的兔子。玉兔號月球車于2013年搭載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到達月球,并在月球上開始科學探測工作。玉兔二號則同嫦娥四號探年器一起于2019年登陸月球,開啟新的探索!都佑,玉兔》以這兩輛月球車為主要介紹對象,它們的構(gòu)造、任務(wù)及在
太陽系無人探測歷程 第三卷:禮贊與哀悼
本書按照歷史時期的年代順序給出500多個知識點,講述人類探索太空的發(fā)展歷程,主要內(nèi)容包括天文地理、環(huán)境變化、歷史事件、著名人物、科學與發(fā)現(xiàn)、人文與藝術(shù)、思維與信仰、社會與變革等等,適用于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和廣大市民,既是一本通識讀物、也能作為科學文化素質(zhì)教育的教材,還可供廣大天文愛好者、航天迷和科技愛好者、干部和技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本書以我國探月工程為主線,詳細介紹了我國從探月工程啟動,歷經(jīng)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等月球探測器的成功發(fā)射,再到嫦娥五號成功月球采樣返回所面對的挑戰(zhàn)和采取的措施,并對我國探月工程中的人物、事跡、知識原理和先進技術(shù)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全面展示了我國探月工程的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 前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計劃的兩名宇航員腳步首次踏上了月球表面,開創(chuàng)了人類探索地外星球的先河。這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華章,也是之后五十余年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礎(chǔ)。2019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紀念日,當我們再次重溫這項世界航天史上的壯舉之時,也不禁會有疑問,為什么在這漫長的50年時間里,再也沒有人類踏上過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