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22年中國詩經(jīng)學會第十四屆詩經(jīng)國際學術研討會精選論文集,內容分學術史研究和專題研究兩部分,具體包括:關于《詩序》研究的新思考、《韓詩外傳》生成論略、民俗文化視野中“鄭風淫”“鄭衛(wèi)之音”的再認識、從《詩》篇看西周時期飲酒禮的演變、《詩·定之方中》“騋牝三千”舊解新證、張衡《思玄賦》用《詩》考論、清代《詩》類文字
在慶祝中國**********之際,為回顧建黨百年來我國傳記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和寶貴經(jīng)驗,展望傳記文學的美好未來,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支持、中國文聯(lián)指導下,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于2021年12月28日在北京舉辦了國家社科基金社團活動資助項目——“中國傳記文學百年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
本書以導覽形式介紹中國古代小說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各時期、各體式的代表作品。一方面通過簡明的結構,描述中國古代小說的演變過程和主要體式,提供一幅濃縮版的古代小說景觀導游圖,一方面突出代表作的坐標意義與經(jīng)典價值,討論其開創(chuàng)或確立某類體式的小說史地位,歸納關于其作者、成書、版本、影響等問題的主流結論,分析其敘事品位與文學成就,
本套叢書以1958年、1962年、1963年、1981年、1983年五次大規(guī)模云南民族民間文學調查的一手資料為匯編對象,以云南大學所藏大量稀見原始檔案為底本。這一批資料包括1958—1983年民間文學調查搜集整理的2000多件稀見的作品文本、手稿、油印稿、檔案卡片和照片,涉及18個民族,包含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
本書是作者在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成果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通過對河西地區(qū)流傳的民間寶卷的來源及河西地區(qū)民眾念卷活動的探討,揭示了河西民間寶卷與國內其他地區(qū)寶卷的關系、與唐末五代俗講的關系,以及河西寶卷及民眾念卷活動的本質,為傳承和保護河西寶卷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河西地區(qū)的民俗提供借鑒和參考。著作的學術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
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分春館詞話》,一為《分春館詞話補遺》,一為《宋詞選析》。 《分春館詞話》是朱庸齋先生一生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心血結晶,一是教人如何讀詞,二是教人如何作詞,這是歷代詞話從未達到的成就。同王國維、顧隨以西方文藝美學觀審視歷代詞作不同,此詞話強調實踐、貼近傳統(tǒng),字字皆出于個人的體悟,堪稱填詞理論之大成,傳統(tǒng)
《王春林:一個人的小說閱讀榜》是一部文學評論集。作者對當代名家的代表作、暢銷作進行了詳實的分析,與時代熱點相結合,升華了作品的格調,充實了作品的內涵,賦予其新的視角和亮點。作者選取了魯敏、馬笑泉、范穩(wěn)等作家的作品,從文學和實際的雙重角度剖析了小說里的人物主角,分析了寫作特色以及寫作手法,再結合年代背景進一步挖掘其深層次
《西南聯(lián)大文史通識講·詩詞課》摘選五位西南聯(lián)大教授的名篇,是匯集名師們的淵博之識、神奇之思的精華。從詩、詞兩大類出發(fā),精選歷朝著名詩人、詞人,詩派、詞派進行講解,分析透徹、以點帶面,有助于讀者多層次理解。
解讀大運河文化的普及讀物。詩言志,歌詠言,律和聲,歷代詠嘆運河的詩篇,足以構成一部浩大運河詩史。本書試圖以歷代詠唱運河的詩詞為素材,按時代順序分章節(jié),連綴成篇,融合歷代運河的河工、漕政、鹽運、閘壩、關征、水利、民俗等方面,以便于運河相關的詩詞解讀。涉及詩詞形式有漢樂府詩、隋唐格律詩、宋詞、元曲、明清詩、竹枝詞等。通過歷
精選唐詩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每一篇結構統(tǒng)一,包括以下板塊:【名句的誕生】呈現(xiàn)原文,同時節(jié)錄上下文,有助于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就耆x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驹娙吮尘靶〕WR】詩人基本背景資料及小故事!久涞墓适隆棵浔旧淼拿溯W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