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廉政建設史綱》內容簡介:反腐敗斗爭和廉政治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的政治主線,歷代領導人都視其為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關乎馬克思主義政黨生死存亡的首要要務以及執(zhí)政黨政治領導力的核心要素。本書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運用歷史學、類型學及政治學方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
賈誼及其《新書》研究
民國賑災史料三編》是繼《民國賑災史料初編》《民國賑災史料續(xù)編》后,又一民國賑災方面的資料匯編。該書所收內容,一大亮點是將涉及華洋義振會的相關史料予以盡力收集,包括歷次講習會會刊、賑務報告書、華洋義振會主辦的《合作訊》等內容。除此之外,為最大限度豐富匯編內容,諸多民國時期災害調查報告、賑災實況等也一并收錄,具有較高的文獻
本書一方面梳理社會保障機構的經費情況及經費對機構運營狀態(tài)的影響,另一方面考察社會保障機構經費問題折射出的社會經濟狀況。上編分別梳理清代江浙地區(qū)的養(yǎng)濟院、育嬰堂和民國年間松江三善堂、江浙救濟院等社會保障機構的經費狀況,并探討經費對其運營實態(tài)的影響;下編考察與社會保障機構經費相關的命案相驗、厘金起源、晚清基層社會管理格局變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漢唐時期對西北地區(qū)的經略、“黨項”社會與西夏的建立、入遷河西諸民族社會及其影響、西北各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fā)展、封建社會后期的教育等五個方面。西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活動的大舞臺,自西漢拓邊建立河西四郡以來,備受歷代中原王朝的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本著作就以上方面就
“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與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共同發(fā)起,自200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吸引了中國大陸、香港地區(qū)、臺灣地區(qū)及美、日、韓、越、法等國家學者參與,學術影響力逐年增強,成為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研討會。2016年第十三屆研討會在東城區(qū)圖書館舉辦,《日下新譚:
內容簡介 一代學者、教育家、收藏家傅增湘先生將80多份殿試卷子捐贈給了重圖重慶圖書館,這是一批珍貴的文獻,極有研究價值。為了使這些殿試卷能讓更多的普通讀者了解,重圖從中精選出37份巴蜀籍考生的試卷,加以注釋錄文,編成《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試卷選粹》一書。對37份殿試卷的錄文和注釋是本書的主體;書首章為《科
1942年6月30日至7月4日,成都金陵大學開辦中華復興講座。黃炎培應邀,欣然開講,頗受聽眾歡迎。十次演講后,記錄者把九、十兩講合為一講,連同其他八講,整理后于1944年在重慶國訊書店以《中華復興十講》的書名出版。由于是現(xiàn)場記錄,因而書中保留了演講者演講時的口語特點。在書中,演講者分析了中國目前的抗戰(zhàn)形勢,提出了中華復
士人這種只有在中國才有的獨特身份,在中國古代的發(fā)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吨袊糯咳/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按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介紹了各個時期士人的背景與作用,以及當時知名士人的主要思想及事跡。
《中國古代衙門/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盡可能多地在尊重歷史真相的前提下,選取一些有趣味性,又對現(xiàn)代官員起到促進作用的內容,并將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廣大愛好古代文學以及對古代衙門有興趣的讀者能夠通過閱讀《中國古代衙門/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對古代衙門的構成、衙門官員及其身邊的辦事人員、衙門刑訊及監(jiān)獄、貪官枉法者的形成等方面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