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歷史學家、“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的不朽之作《歷史》不僅記述了希臘人和波斯人之間重大的歷史沖突,而且也是西方對文化差異問題最早的探索。弗朗索瓦·阿赫托戈集中圍繞文化差異這一問題,就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如何表現(xiàn)這種文化差異進行了探究與闡釋。他通過考證希羅多德筆下的非希臘人,也就是斯基泰人的風俗和信仰,
本書試圖從“世界的旅行者”“中國文明的觀察者”“亞洲的詮釋者”三個身份來把握和認識岡倉天心。作為世界的旅行者,岡倉天心穿梭于東洋與西洋之間,體驗了西方世界與現(xiàn)實亞洲,從而構筑起東洋覺醒的思想框架。作為中國文明的觀察者,岡倉天心就中國文明展開歷史的闡釋,從而得出“在中國、無中國”的結論。這一結論無疑帶有深刻的問題,但是卻
一段之前無人講述的法庭對抗,為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崛起鋪平道路。1923年11月8日晚上,34歲的阿道夫·希特勒沖進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館,朝上空開了幾槍,宣告革命開始。17個小時之后,他的勇敢舉動帶來的是一連串的毀滅。希特勒要逃離警察的追捕。他的事業(yè)似乎結束了!秾徟邢L乩铡分v述了希特勒和
在大多數(shù)世人眼里,19世紀荷蘭印象派大師文森特·凡·高只是一個瘋子般的天才畫家,很少有人認識他內心的真實自我,熟悉他短暫人生豐富的一面。本書借助詳實的歷史資料,通過對凡·高遺留存于世近900封書信的分析,從文學、藝術和哲學的角度,解讀了文森特·凡·高
20世紀的法國文化圈中很少有人像加繆那樣充滿浪漫和迷人的氣息。盡管他的生命在1960年被一場致命的車禍縮短了,當時他只有四十六歲,但他在短暫的一生里積累了驚人的經(jīng)驗和成就,他是法國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是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加繆》這本傳記讓我們重新審視加繆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被其他傳記家忽略的許多細節(jié),詳盡
回望20世紀英美文壇,D.H.勞倫斯是當之無愧的經(jīng)典作家,不僅因其著作大膽的情愛描寫在當時驚世駭俗,更多的還在于他那些“離經(jīng)叛道”的作品如今依然璀璨奪目。他對人類靈魂深處的不懈探索,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哲學思考,以及純潔深邃唯美的文筆,無不讓后人對這位文壇天才嘖嘖稱贊。傳記以生動詳實的筆墨,敘述了勞倫斯顛沛流離又足
北斗星名人勵志故事館·雪地上的紅星:蓋達爾的故事
本書分為三章共41篇文章,松下幸之助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主要圍繞年輕人的成長論述了三個大問題:如何獲得自我成長、如何取得人生的成功、如何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方法。這其實也是松下幸之助的人才觀,顯示了一個人才必備的基本思維方式、眼界和心境等。一個人活在世上是逃不出這三大問題的。這些看似獨立實際是相互交叉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該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文中配以精美插圖,再現(xiàn)了海
《卡夫卡日記:1914—1923》,本卷記錄了卡夫卡這十年間的日記讀書、人際交往、對生活與文學的思考等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卡夫卡對于其日常生活的描述,更進一步體會到卡夫卡全身心投入文學生活的焦灼內心世界,對于自身外在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的無力感和對文學世界的極致追求之間的挫敗,時刻糾纏著他最敏感的神經(jīng)。從后期的日記中也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