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本《叢刊》的資料搜集和編輯整理工作,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地區(qū)和單位集體進行的。早在解放初期,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各有關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了開展民族工作,就曾組織民族研究方面的學者和民族工作者對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
《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五,內容包括了20世紀50年代中央訪問團收集的資料,全國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組織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以及民族識別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資料,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區(qū)陸續(xù)分別出版,全套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共有84種145本。這些資料集中記錄了我國少數(shù)民族
《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主持編輯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本《叢刊》的資料收集和編輯整理工作,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地區(qū)和單位集體進行的。早在解放初期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各有關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了開展民族工作,就曾組織民族研究方面的學者和民族工作者,對當?shù)厣贁?shù)
《宣禮聲中求索》講述了:5年前,我們在云南大學“211工程”、“十五”民族學重點學科建設方案中提出設置“云南少數(shù)民族村寨跟蹤調查與小康社會建設示范基地”這一項目。這是一項綜合性的項目,既涉及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的理論研究,也涉及運用應用人類學“互動作業(yè)”方法及其他學科的方法以促進少數(shù)民族農村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建設和新農村
《滇省夷人圖說滇省輿地圖說》:為清代云貴總督伯麟奉圣諭繪制的上奏嘉慶皇帝的圖說奏章(即聞名于世的《伯麟圖說》)的原作者手抄珍貴善本,成書時間在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其中《滇省夷人圖說》收圖108幅,彩繪,附有伯麟撰寫的長達1848字跋文;《滇省輿地圖說》55面,收錄云南輿圖及圖說22種,亦彩繪!兜崾∫娜藞D說滇省
作為“新民族志實驗叢書”之一,《圣歌里的芭蕉箐》是云南省芭蕉箐苗族村民用日志體方式將自己的生活點滴顯現(xiàn)出來的文字表達。芭蕉箐這個地名,容易讓人想當然地認為該地生長有很多芭蕉樹,其實,在這里并沒有很多芭蕉樹,而容易讓人感覺到的是遍布于芭蕉箐每一處的基督教歌聲。這歌聲,不像流行歌曲那般的纏綿,也不像搖滾歌曲那樣的恣肆;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