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是韓錫鐸先生對《樊川文集》的夾注合集,包括《樊川文集夾注卷一》《樊川文集夾注卷二》《樊川文集夾注卷三》《樊川文集夾注卷四》和《樊川文集夾注外集》五本!斗ㄎ募肥嵌拍恋脑娢募,為杜牧外甥裴延翰所編,書中收錄了杜牧的作品四百五十多篇。書末的外集為后人所補編。杜牧的這部詩文集是研究晚唐政治史和文學史的重要資料。韓錫
本書以歷代名人名家所作且與江陰有關的詩詞、散文、書畫三大門類為主,集結了從古至今的五百多件文藝佳作,從不同角度表現了江陰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和歷史滄桑,既是一部傳承江陰文脈的精品力作,更是一部獻禮江陰撤縣建市35周年的誠意之作。
本書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xiāng)》等14篇小說,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時期中國古老農村和市鎮(zhèn)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痛苦地解剖了中國沉默的國民靈魂,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本書記事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徽宗北遷,迄紹興十二年梓宮南返,較全面地記述了守二帝及宮室、宗族北遷與北遷后的遭遇,記載翔實,大多不見于相關正史,而且又系作者:“親見確聞”,可見其史料價值之高。
本書收入了上百篇作者自撰的講稿、文章、札記、日記等,記錄了人生征途上的軼事、見聞與行止軌跡,基本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跨度長達60年。這些文章是作者從上百本的記錄個人人生經歷與見聞的日記、工作日志及各種筆記書稿之中精選出來的,少數篇章系根據當時的有關記錄,綜合整理追憶寫成,絕大部分采錄自原始記錄,匯編時在文字上作了必要
本書是一本文集,分為兩部分:“紅塵拾翠”和“飄逝的情感”!凹t塵拾翠”包括短篇小說和小小說兩部分。這些小說從不同的切入點進入主題,或關注民生,或描述人性,或歌頌英雄,或眷念親情。文筆細膩,短小精悍,自然流暢。在結尾構思上常有“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寫法!帮h逝的情感”分為現代詩、古體詩和隨筆三部分。現代詩把女性
本書是《浙江文叢》系列之一。黃群,浙江溫州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藏書家。民國初年發(fā)起組織民國公會與共和黨,隨后成為進步黨和憲法研究會中的中堅人物,毅然投身護國運動,保障共和制度。其亦是溫州近代化事業(yè)的先驅者,深受梁啟超、蔡元培、黃炎培等人的推崇。本書是學術界目前為止關于黃群最完整的文集整理本,共分上、中、下三
本書收集的這些作品有真實的記錄,有生動的故事,也有深沉抒情,還有對未來美好的展望,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雄安這塊大地上發(fā)生的動人故事,刻畫了栩栩如生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每位作家的作品讀起來都讓人親切振奮,趣味盎然。如同蜜蜂釀蜜一樣,采過許多的花,這才能釀出甜美的蜜。這既是時代的報告,也是藝術的結晶,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深深的
本編為《日本所藏稀見明人詩文總集巢刊》的第二輯,共收日本內閣文庫、靜嘉堂文庫、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圖書館、關西大學圖書館所藏明代詩文總集十四種,大致依成書或刊刻時間為序編排,供明代文學研究之用。明代集部文獻,不論別集還是總集,一方面,其編刊過程都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容易形成復雑的文本;另一方面,在文獻的存修通程中:由于種種
本書分別為詩歌與文章兩大部分。詩歌部分16卷(含卷首1卷),收入與桃江有關的詩歌1394首;文章部分12卷,遴選與桃江相關的各體文章230篇。所選作品上自戰(zhàn)國屈原,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每件作品均有作者簡介,并標注原始文獻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