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
《手電筒看里面科普透視繪本》共10冊,是一套能帶給孩子全新閱讀體驗的科普繪本。適合3-6歲小朋友及家長親子共讀,或是小朋友獨立閱讀。全書采用獨特的光影透視效果,用手電筒從互動頁的背面照一照,或者把書頁掀開,將互動頁的背面對著光,從而在互動頁的正面展示出內部結構和場景。發(fā)現(xiàn)隱藏在畫面背后的秘密知識,整個過程從看不到到解密
本書選取了林文寶教授的十一篇關于兒童閱讀的文章,包括談讀書談閱讀兒童文學與閱讀等,集結成冊,以饗讀者。在書中,讀者既可以了解作者關于閱讀以及兒童文學閱讀的見解,也可以看到作者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還可以了解臺灣地區(qū)兒童閱讀的發(fā)展歷程。本書對讀者既有思想上的啟迪,又有史料的價值。
《文雅的瘋狂》講述了2500年來100多位藏書雅痞對書籍的永恒愛戀。全書共兩部,第一部談藏書歷史,追溯藏書的遞藏源流,第二部談書林典故,尤其重點講述了20世紀最膽大妄為的竊書大盜斯蒂芬·布隆伯格,用新聞調查的寫法,生動描述了這位史上最有名的偷書賊的傳奇事跡。該書出版20年暢銷不衰,被視為作者巴斯貝恩的代表作,《華爾街日
本書按內容可分為三層十章。第yi層次是一至三章。主要講述文獻和復制的意義、由來、分類、構成及特征,屬于知識理論性介紹,一些觀點與分類方法是基于作者對文獻復制工作的認識。第二大層次是四至七章,具體介紹四類字跡與隱形字跡的重制方法和過程。第三大層次是八至十章,介紹復原整修文獻裝幀形式的方法過程,以及怎樣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進行復
本教材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素養(yǎng)、信息意識、信息檢索、信息能力、信息倫理等基本理論,信息檢索的原理與方法,各類信息(包括網(wǎng)絡信息)檢索的基本途徑和工具,如社會科學、政務法律、經(jīng)濟商務、自然科學等學術信息,行業(yè)與產(chǎn)品、商標與專利、標準與統(tǒng)計等商用信息,以及旅游度假、休閑美食、音樂舞蹈等生活信息檢索。本教材是一部內容新穎全面、
本書基于信息社會的相關理論,分析了目前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的歷史進程的現(xiàn)實狀況,并進行了國家及區(qū)域比較,分析了信息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梳理了在信息時代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的發(fā)展過程,探討了在現(xiàn)代信息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評價標準和信息素養(yǎng)教育。
該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書籍不只是文本的搬運工,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是人類的文化歷史文物。人們通常根據(jù)書籍的內容和文本來衡量它的價值,而不會將書籍本身看作工藝品。實際上,不考慮其所承載的文本,書籍還具有很多潛在的有趣的品質,像是裝幀、設計、印刷、注釋等的方式。本書探討了從中世紀到現(xiàn)在的書籍,以說明為什么書籍可能會超
《藏書家》秉承刊物一貫宗旨,刊載十余篇有關藏書知識、藏書家訪談、藏書家遺跡尋蹤等方面的文章,如周晶先生講述其五里山房藏書故事,韋力先生細述其尋訪古代藏書樓的經(jīng)歷,都展現(xiàn)了當代愛書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讀者能從隨筆式的文章中體味到讀書的樂趣,提高讀者的品位,并能藏以致用。
法國國家圖書館以存藏漢學圖書而聞名于世,這批著作也是法國漢學研究崛起的重要資源。整理這批著作,進行跨文化編目,加強學術利用,促進文化交流,體現(xiàn)了中法學者的長期付出與共同智慧。本書重點考察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這批漢學圖書的歷史源流、印本特點、書目范圍、內容要點和中法學術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