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按內(nèi)容共分學問類、存養(yǎng)類、持躬類、攝生類、敦品類、處事類、接物類、齊家類、從政類、惠言類、悖兇類等共十一類,弘一法師切合當時精神實際和道德所需,篩選取舍,有的放矢。舍從政、齊家、攝生三類,并對所選原句文字作增減修改和歸類調(diào)整,重要處更圈以紅點以引關注,言簡意賅,語近旨遠;匯先賢睿思鴻博,集古圣機智精華,手書
人人都擁有一雙手可以創(chuàng)造宇宙,兩條腿可以行遍千山萬水。一九六九年,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時說:“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他靠自己的兩條腿創(chuàng)造人類非凡的歷史,我們也能靠著自己的兩條腿,為世界留下歷史,為人間留下慈悲,為自己留下記錄。人類就是征服了世界,自己內(nèi)心里的五欲妄想也征服不了。要想征服世界,就要以愛和寬容,征服自
《和為尚(套裝上下卷)》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一誠長老的畫傳與弘法足跡記錄。上卷為畫傳并配有題詩、長老墨跡與法語,下卷則收錄了長老在海內(nèi)外的弘法足跡與友好交流等的相關報道與新聞圖片以及長老大事記。全書圖文結(jié)合,雍容莊嚴,生動而詳實地展現(xiàn)了一誠長老作為一代宗門領袖的風采以及愛國愛教的情懷,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黨和國家宗教政
《如來藏經(jīng)典與中國佛教(套裝上下冊)》是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研究成果,內(nèi)容主要包括:如來藏系經(jīng)典的漢譯以及重要的如來藏經(jīng)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書中重點研究分析的如來藏類佛經(jīng)和論典為《如來藏經(jīng)》、《央掘魔羅經(jīng)》一《不增不減經(jīng)》、《大法鼓經(jīng)》、《勝鬘經(jīng)》、《無上依經(jīng)》、《大云經(jīng)》、《大般涅檗經(jīng)》、《圓覺經(jī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哲學宗教研究系列:中國南傳佛教研究》作者廣泛搜集歷史文獻資料并長期深入民族地區(qū)進行田野調(diào)查,在翔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基礎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跨學科研究的理論方法,對錯綜復雜的宗教現(xiàn)象進行研究,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南傳佛教的歷史,深入探討了南傳佛教的經(jīng)典和教義、教派的形成和演變、寺院經(jīng)濟、僧階制度、僧
《生活的智慧》屬于人文專題書系,講述如何在單純清凈的心境下生活,“前腳走,后腳放”,讓生活自然而然地輕安自在!渡畹闹腔邸返淖髡咦C嚴上人是臺灣著名宗教家、慈善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臺灣臺中的清水鎮(zhèn)。
《證嚴上人說故事》屬于隨緣開示書系,以平易、親切、溫馨的佛教小故事,將佛法的微言大義,生動而流暢地表達出來,對奔波忙碌的現(xiàn)代人而言,不啻是輕巧馨香的心靈妙方。《證嚴上人說故事》收錄五十多則故事,包括佛陀與弟子們的生活點滴、王室貴族的福禍因果、市井小民的善緣奇遇。希望能給讀者以啟迪。
讓風箏自在飛翔…遠去的親人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箏,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風箏就會一直掙扎;祝福它,放下它,就讓風箏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乍看只是嬰兒蠕蠕而動,驚見卻已白叟步履蹣跚。人之生命有如朝露,眾生一方面明白死亡之必然,一方面卻又消極拒談此事。本書為證嚴上人對生死的定見,期能為眾生揭開生死迷失的扉頁,替沉濁的思
本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卓有成就,對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十四位高僧,以他們的生平事跡為線索,對每個人的思想進行精到解析、點評。主要包括:道安、鳩摩羅什、慧遠、惠能、鑒真等。
這是一本專說中國禪、佛的書!睹易T系列:文化名家談佛錄》精選了二十多位最有名望和代表性的名家大師,為我們談佛說禪,答疑解惑。我們可以在梁啟超的《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杜繼文的《中國佛教哲學》等大師的文章中,了解“佛理”;在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晚清集》、朱自清的《禪家的語言》等大家的文章中,學習“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