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野人山,荒蠻兇險,瘴毒橫生,軍政分割,戰(zhàn)火頻仍,卻蘊藏著豐富的黃金砂脈。中國多個省份的冒險家,挺進緬北,在當地軍隊槍口下忘死淘金,構成中國開放三十年來新群體現象的一部分。黑幫、瘧疾、淫雨、金魔,皆為淘金漢之大敵。著名作家趙瑜,攜帶兩臺相機,深入熱帶雨林,親赴淘金現場,體驗“國際個體戶”心路歷程。《野人山淘金記》
《百年火車》是被譽為“鐵道徐霞客”的詩人、小說家、獨立學者、記者——“北來”創(chuàng)作的以火車為主線的文集。圖書以多視角講述火車的故事。內容包括鐵路歷史考證、獨家披露鐵路災難、鐵路文學藝術等方面,講述了火車的百年歷史變遷,以及在百年的變遷中火車對人生活、情感、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的影響。書中故事大氣磅礴,引人入勝,貫穿百年歷史
《中央通訊社參考消息匯編》系臺灣文獻史料出版工程“館藏國民黨檔案匯編”項目之一,由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共同編纂。該套匯編系統(tǒng)整理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的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間中央通訊社檔案原件,為研究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國共與國際關系史、中國新聞事業(yè)史等,提供了大量豐富的資料。本匯編所收的《
《夢山書系·教壇春秋:20位中學教師的境界與智慧》遴選了20位中學界的名師,如于漪、錢夢龍、劉朏朏、王錫干、張萬祥、李希云、魏書生、楊同杰等,按名師的出生代為順序,以教育通訊的形式報道、介紹了他們在教育教學上的探索、成就和人生境界、育人智慧等,對一線教師的成長當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1998年起,作者多次踏上地處長江中游不為人知的神奇孤島百里洲實地調查采訪。最長時,在島上住一個冬天;最短時,住一兩個月,歷經5年,寫成此書。本書從清末寫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結束,一方面是水災頻繁,另一方面是社會動蕩,而這些又引發(fā)了激烈的社會矛盾。矛盾關系到黑幫勢力、商會、土匪、日本鬼子,還有抗日游俠等,大量的訪談
那年,黛莉17歲,還是太原女師的學生,被巴金的小說打動,提筆給巴金寫信,談文學、談理想、談要去奉獻和犧牲,30歲的巴金也認真地回復:“你只是一只羽毛未豐的鳥,你還不能夠在自由的天空里飛翔,因為在那里有無數的老鷹在等著啄你。……所以你得聽我的勸告,等候著將來。你不要老是想到犧牲,你也得有些享受。一個十七歲的女子,也應該過
20世紀90年代,馬家軍是中國體壇上一個難以置信、卻分明確實存在的神話,而教練馬俊仁、隊員王軍霞、曲云霞等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被國人看作和平時代的民族英雄。就在國人在為馬家軍取得的成績而興奮激昂亢奮的時候,1994年12月如沙城倒塌般瓦解——馬家軍“兵變”大連,隊伍潰散,這一下子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公眾矚目的重大事件。一時
該作品是一部反映援藏工作的報告文學。介紹了主人公、援藏的水利專家張春榮為西藏的水利建設、公路建設以及西藏的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先進事跡。作為老一代援藏專家,扎根邊疆,發(fā)揚“老西藏精神”為后來的援藏者做出了榜樣。作品重點介紹了張春榮進藏以后帶領當地百姓治山、治水,改變當地面貌的具體事跡,感人至深。
該作品為援藏文學工作者集體創(chuàng)作,它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幅廣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為改變西藏面貌而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感人畫面,體現出援藏干部對第二故鄉(xiāng)----西藏的熱愛以及對藏族同胞的真摯情感,反映出黨和國家對西藏人民的關懷。作品記錄了內地援藏干部,為西藏的發(fā)展舍家援藏而發(fā)生的一件件感人故事,內容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本書是作者多年新聞采訪稿件的結集。1949年作者到十八軍五十二師當記者,接受進藏任務后,背上背包,手握一支筆,和戰(zhàn)士們一起,開始了從樂山到拉薩2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途中,他寫了大量反映進藏部隊艱苦開進的新聞報導,對鼓舞部隊的士氣起了很好的作用。他編寫的黨史資料有200來萬字,為西藏的黨史工作,為弘揚老西藏精神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