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共享閱讀活動以“中華經典·照亮未來”為主題,組織兩岸40名大中學生在廈門、漳州、泉州、福州開展為期一周的結伴交流,兩岸學生分享讀書心得體會,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魅力,體會閩臺文化的歷史淵源,領略福建省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新面貌;顒咏Y束后,組委會將兩岸青少年自己此行的所思所想所感,抒寫成的一篇篇文章,將其集結
這是一本關于世界圖書史的書話集,作者為國內的書評人、學者、收藏家、設計師、裝幀師。內容方面,從早期的搖籃本一直到近代的藏書票,都有涉及,涵蓋了出版、印刷、裝幀、流通、收藏諸環(huán)節(jié),也有談書店、圖書館的內容。本書可供讀者了解書籍史的知識,從而激發(fā)閱讀與收藏圖
本書共十二章,內容包括:圖書館管理、現代圖書館服務理念、科學管理現代圖書館、現代圖書館管理與創(chuàng)新、現代圖書館全面質量管理等。
《古籍整理講義》是來新夏先生關于古籍文獻整理方面的講義,全書分為論分類、論目錄、論版本、論句讀、論工具、論考據、論諸子百家、論地方志、論佛藏與道藏等十五個專題。本書是一部很好實用的教材類讀物,作者來新夏先生根據自己多年從事古籍整理的經驗,以及古籍整理在方法、工序、相關知識上的特點,涵蓋了古籍整理的各個方面。全書在注重實
本書從理論、方法、應用三個角度,搶先發(fā)售構建了信息計量學的內容體系,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信息計量學的六大基本規(guī)律和理論基礎,詳細討論了引文分析法等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集中探討了在信息管理學、情報學、圖書館學等學科領域及其定量管理局等方面的具體應用。
本書將《千頃堂書目》置于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中國目錄學史的多維視角下,通過對《千頃堂書目》采訪圖書的范圍與途徑、著錄圖書的內容與數量、著錄體例等方面的詳細分析,客觀、準確地論述《千頃堂書目》的性質、體例以及與《明史·藝文志》關系等較有爭議的問題。由此入手,通過比勘明代其他書目,尤其知見性書目,
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是民國時期全國性的圖書館專業(yè)學術團體,1925年成立,宗旨是研究圖書館學術,發(fā)展圖書館事業(yè),并謀圖書館之協(xié)助。本書既從歷史角度分析了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的產生、發(fā)展及衰退歷程,又從多個專題角度,研究了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的組織結構、規(guī)章制度、內交外聯(lián)、學術研究、年會活動等。書后有多個有價值的附錄: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大事記
本書為南京大學學報主編朱劍的一個專集。在學術評價、期刊評價以及期刊研究方面,朱劍先生素有研究,見解獨到,可以說,他的文集代表了相關方面研究的高水平。本書分為上下編,共收錄了16篇文章。上編“學術研究誰人評說”圍繞學術評價、期刊評價與評價體制三者之間的關系論述現今學術評價存在的問題,并指出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學術評價和期刊
漢魏子書是漢魏諸子對于漢魏時期的國家治理、社會人生、學術思想等進行關注、分析和思考的智慧結晶。作者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命題進行研究。全書共兩編,上編“綜述”包括:漢魏子書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原因、特點、體式、時人的評價、發(fā)展的過程、“新書”的緣起、漢魏諸子“著眼當下”與“流芳后世”的矛盾、子書的辯難傳統(tǒng)等。下編“主題及個案”包
《閱讀者的力量:國內知名讀書會訪談錄》內容簡介:閱讀是一項拓展視野、宏觀思維、知識交流、提升生活品質的活動,讀書會響應我國全民閱讀工程的號召,是為了大家學習知識、交流思想而組織起來的公益機構,并依靠出版社、知名作者、新聞媒體、志愿服務組織等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讀書會的主旨是為社會各界讀者提供一個思想交流的平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