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迄1902年,下至1906年,含文件206份,主要包括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爭爆發(fā)及其經過、清政府“中立”議和與善后、中國損失、救濟難民六部分內容。
本書分三部分對印度歷史進行了講述。第一部分聚焦于淪為英屬殖民地前印度各政權的更迭及莫臥兒帝國的建立與發(fā)展;第二部分講述在英國殖民下的印度與英國殖民政策的矛盾以及在殖民統(tǒng)治下印度政治、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的變化。第三部單獨講述了南印度從朱羅時代下延到19世紀中葉大致分為朱羅時代、毗奢耶那伽羅時代、納亞克時代等五個階段的歷史
本書敘述了老撾境內先民以及到維遜拉臘王為止瀾滄王國歷代君王在位時期多個方面發(fā)展變化的重要史實,具體包括:昆布羅下凡建立勐天(奠邊府)、昆洛建立勐斯瓦(瑯勃拉邦)、法昂被驅逐出王城、法昂攻下眾多城池、法昂王北上攻打清盛、法昂王南下攻打萬象等。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北大學“雙一流”建設項目,由我國知名阿拉伯史專家王鐵錚教授主編,共8種,包括《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利比亞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蘇丹史》《毛里塔尼亞史》《索馬里、吉布提、科摩羅史》。本書采用國家通史的體例,以歷史敘述方式,全面展示了非洲阿拉伯國家自古迄今的歷史
本稿為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所辦集刊,一年四期。內容為中國古代文史研究前沿論文及述評。時段為中古隋唐到宋代、明代。常設欄目為專論、書評等。
本集刊是南京大學歷史系元史研究室等單位所辦?,集中展示了元史研究的重要前沿成果。此為第39輯。
江蘇省老區(qū)開發(fā)促進會于2021年下半年在當?shù)亻_展紅色資源調研普查工作,調研普查的主要內容是指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至改革開放前創(chuàng)造和完成的,可以為我們今天開發(fā)利用,且必須經過轉化才能彰顯其當代價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載體的總和。現(xiàn)將調查工作報告出版成書,以偉人故里,革命歷史事件和活動遺址、遺跡,墓碑(群
本書是一部視角獨特、敘述新穎的日本古代史讀物,集合了1991年版《重新解讀日本歷史》和1996年版《續(xù)·重新解讀日本歷史》兩本書的內容。本書前半部,從文字的普及、貨幣的流通、日本不同地區(qū)的生活方式、商業(yè)和農業(yè)活動,以及女性地位的變化,來說明日本在14世紀時社會所發(fā)生的劇烈變動。本書的后半部,則嘗試圍繞日本古代史來提出一
《亞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主辦、著名學者孫江主編的歷史類書籍(輯刊)。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秮喼薷拍钍费芯俊房d海內外學者與語言、翻譯、概念、文本、學科、制度和現(xiàn)代性等主題有關的論文和評論,旨在從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圈內現(xiàn)代性的異
陳仲金的《越南通史》是第一部以拉丁國語字寫作、使用新史學方法編撰的通史。陳仲金在負責《東洋雜志》的“學科”欄目時,撰寫了小學階段的“南史”篇章,從1914年3月第43期開始連載,1917年結集為《初學安南史略》(S?h?cAnNams?l??c)。1919年10月陳仲金在河內作序,1920年改名《越南通史》出版,該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