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世紀初,中國古詩詞開始逐漸被翻譯成西班牙語,涌現出不少優(yōu)秀詩集譯本和漢西譯者,不少古詩詞存在不同作者的多個譯本,這為研究中國古詩詞的西班牙語翻譯提供了豐富的語料。首先,第一章簡述了漢西翻譯中常出現的問題,并就“中國古詩詞是否可譯”這一論題,特別探討了中國古詩詞翻譯成西班牙語的過程中可能的障礙。接下來,第二章和第三
本書采用審美的原則和歷史的原則相結合的方法,以兒童本位論為視角,將中國兒童文學史按照史前期、孕育期、誕生期、發(fā)展期、挫折期、新生期、斷裂期、重建期等進行歷史描述,注重捕捉歷史細節(jié),堅持論從史出,是一部可讀性強、獨具個人風格的中國兒童文學簡史。
本書以清代福建散文為研究對象,將視野放在閩地方文化與文學學的聯系上,歸納總結了清代福建散文的發(fā)展脈絡、門類、藝術特征以及人文意義。該書共分為七章,詳細地描述了順治朝、康熙朝、雍正乾隆朝、嘉慶朝、道光朝、咸豐同治朝、光緒朝福建地方的散文成就,展示了福建地方散文文化藝術的豐富性以及特殊的審美趣味,尤其體現了福建散文的傳承魅
本書收錄格言勵志聯、逸事趣聞聯、為人處世聯、名人佳聯、妙趣聯、諧諷聯、勝跡聯、行業(yè)聯、賀慶聯、集聯和住宅聯。
本書是一本濃縮的杭州古代楹聯史。通過品讀20余位古代作家的楹聯,引導慢讀書,涵養(yǎng)優(yōu)雅心靈。作者因物設題,從容道來,于導賞傳統(tǒng)楹聯創(chuàng)作手法之余,把杭州經典楹聯的作者生平、寫作動機、背后的故事及景點的由來、對景物的描寫等貫穿其中,在歷史、文化、自然和人生之間自由穿梭,講敘深入,精彩處處,語言靈動而充滿張力,真正實現了詩與遠
本書不僅有對張學夢、邊國政等男性詩人的簡筆勾勒,也有對伊蕾、李南、胡茗茗等女詩人的精彩點評。不僅如此,本書還擴大了關注面,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河北詩人特別是女詩人給予俠骨柔腸般的、敏銳細膩的發(fā)現和評價。
本書以船山詩論著作為考察文本,以船山詩論所涉重大詩學論題、詩學現象為線索,分七章對體現船山主要詩學觀念、詩論觀點、詩學方法的特征性詩學話語進行研究。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略談《紅樓夢》--《紅樓夢》講座之一、女奴的命運,時代的悲劇--《紅樓夢》講座之二、“由說話看出人類”--《紅樓夢》--談《紅樓夢》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紅樓夢》和《桃花扇》、林黛玉漫評四題、論《葬花詞》之哭泣、《葬花詞》和《迷娘歌》、哀莫大于心死--論紫鵑、美的毀滅--略論鴛鴦之死、曹操和王熙鳳--對其
本書把詩經研究史劃分為五個歷史時期,即先秦的詩經研究、兩漢的詩經研究、魏晉至唐的詩經研究、宋至明清的詩經研究以及近代至當代的詩經研究,并對這五個歷史時期的詩經研究作了綜合性的概況介紹。在此基礎上,作者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二十多篇論文,按時間為序,分別置于五個歷史分期之中,分別論述各歷史階段的詩經研究的重要觀念與重要著作,
全書分為評論文章選輯、訪談報道選輯、束沛德談自己的生平和文學活動三輯。本書完整地匯集了有關束沛德的研究資料,從中可以全面、清晰地了解他為人為文的正直、真誠、質樸和平實。這本兼具學術性和資料性的書,對當代文學研究者,特別是兒童文學研究者、愛好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