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一個極有魅力的朝代,本書選取宋代經(jīng)典文物,將<們置于具體的歷史情境中,講述它們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還配有大量精美圖片,以及互動小專題。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讓大家在讀懂故事、了解文物的同時深受啟迪。
古人征戰(zhàn)沙場是如何傳遞軍事機密的?史上最跌宕起伏的飯局究竟有多驚險?汗血寶馬流的汗里,真的有血嗎?世界上最早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燈又是什么? 本書選取漢朝經(jīng)典文物,通過對文物的賞析和了解,感受古代的藝術之美,驚嘆古人非凡的智慧及過人的創(chuàng)造力。 本書集文化性、趣味性于一體,除了內(nèi)容豐富、知識權威、話題感強,還配有大量精
本書主要 選取中國唐朝的經(jīng)典文物,將它們置于具體的歷 史情境中,講述它們的由來、歷史影響、文化底蘊等。本書集知識性、文化性、趣味性于一體,除了具有內(nèi)容豐富、知 識全面、話題感強、閱讀輕松的特點,還配有大量精美插圖,以及可以 涂色、連線、做選擇的互動小專題,幫助大家讀得下去、動得了腦、上 得了手,真正讓原本“沉
翹袖折腰——漢畫舞蹈的深描與重建
楊泓是中國著名的古代兵器專家,因其1980年出版的《中國古兵器論叢》而蜚聲海內(nèi)外,其兵器文章被日本和歐美學者廣泛引用。此外,楊泓還出版了《古代兵器通論》《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等書。本書就是楊泓多年來兵器研究的精選集,配有500余幅精美插圖。書中既有中國古代甲胄和騎兵、馬甲的介紹,也有刀、劍、戟、弓弩等冷兵器的研究;
楊泓在中國美術考古方面頗有建樹,曾經(jīng)出版《中國美術考古學概論》《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美術考古半世紀》《美源——中國古代藝術之旅》《探掘梵跡》等書。本書收錄了作者60多年來美術考古研究的主要文章,既有對美術考古學的學科定義和發(fā)展回顧,也有對畫像磚、壁畫等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研究。書中的**特色是佛教美術考古,包括石窟寺考
楊泓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從事考古工作60余載。本書是楊泓的文集,分為三個版塊,即考古文物小品、考古文博憶往、書序以及前言。其中考古文物小品收錄楊泓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各大報紙、期刊上發(fā)表的文章,主要是中國古代文化和各種文物介紹,內(nèi)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脊盼牟⿷浲鶆t回憶了作者本人的成長歷程,還有對其影響較大的多位
楊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魏晉南北朝考古學專家。他主持編寫《中國考古學·三國兩晉南北朝卷》,并且出版了《魏晉南北朝文化志》《束禾集——考古視角的藝術史》《文明的軌跡》《考古一百年》等專著。本書收錄了楊泓從事考古60年來的重要文章,既有他為《新中國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等書所寫專題文章,
2005~2015年為配合固原市西南新區(qū)城市基本建設和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開發(fā),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羊坊村、楊家莊、南郊水廠進行了三次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漢代墓17座、北朝墓7座、隋唐墓7座、宋墓3座、明清墓13座。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批較為珍貴的文物。出土遺物有陶器、銅器、鐵器、瑪瑙、玉飾、漆器等。這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截至2009年12月,通過考古發(fā)掘、收購、調(diào)撥、接收捐贈等方式,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已達16.6萬余件(套)。本書為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大系,收錄了廣東省博物館藏歷代陶瓷器精品,文物約180件,按時代分為先秦至隋唐時期、五代宋遼金時期、元代、明代、清代、中華民國時期六個章節(jié),全面反映了廣東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