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與昆山毗鄰,是昆劇大省,具有獨立修史的資格。徐宏圖編著的《浙江昆劇史》除宏觀描述昆劇在浙江流傳和發(fā)展的總體脈絡外,還分為杭嘉湖昆劇、寧波昆劇、紹興昆劇、金華昆劇、溫州昆劇等幾個專章,清晰地介紹與論述各支派在浙江各地發(fā)展的歷史、班社演出狀況、藝術特色、作家作品、名伶?zhèn)饔浀。雖說是一部區(qū)域性的昆劇史,卻與昆劇通史互相發(fā)
本書邀集瓊劇研究和實踐的專家學者,以瓊劇歷史淵源、瓊劇藝術本體、瓊劇與海南文化的關系及瓊劇市場動作與劇場劇團特點等為考察對象,嘗度以新的視角和方法去解讀瓊劇,認識瓊劇,尋求瓊劇的振興與繁榮之路。
本書收錄《名伶影集》(戴樸生主編,1935年出版)和《霓裳艷影》(君平輯,1916年出版)。《名》內(nèi)容包括目前較為罕見的前輩名伶劇照、便裝照以及名伶小傳、劇評和梅蘭芳藏《霸王別姬》、《尼姑思凡》秘本(劇本),程硯秋藏《玉堂春總本》、《李云娘總講》、《文君當爐總提綱》等!赌蕖穬(nèi)容主要是名伶劇照及便裝照。
中國戲劇史講座
本書主要講述了電影如何傳入中國,中國的戲曲舞蹈。內(nèi)容涵蓋影視藝術理論知識、影視藝術類型闡析、影視藝術發(fā)展史、影視藝術鑒賞與批評多個方面。從基礎入手介紹了電影的載體、電影的分類、具有代表性的電影媒體、電影獎項,并且詳細介紹了中國戲曲的基礎知識。書中還介紹了舞蹈和戲曲相關知識,并科普了奧斯卡獎項等相關內(nèi)容。
《玩魔術學科學》是一部科普書籍。魔術,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戲法。其實就廣義來說,凡是呈現(xiàn)于視覺上不可思議的事,都可稱之為魔術!锻婺g學科學》從青少年讀者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悉心的講解和生動的插圖,將幾百個神奇的科學小魔術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藉此提商讀者自身的親和力,幫助讀者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引人矚目的明星。
從儀式戲劇的發(fā)生到成熟戲曲形態(tài)的奠定,這一過程,與中華文明由始原到興盛的歷史同步,體現(xiàn)了中國戲曲特殊的形成軌跡…… 由元雜劇及南戲烘托出的中國戲曲第1個黃金時代,在創(chuàng)作表演和演出上都呈現(xiàn)出繁花似錦、群星拱月的璀璨格局…… 南戲諸聲腔的播遷衍流與傳奇創(chuàng)作的繁興把明代戲曲舞臺推進到一個全面開拓完善豐富深入和細致表現(xiàn)人聲
本書首先介紹了四川竹琴的源流、藝術特點、流派及基本唱腔,接著介紹了竹琴藝人張永貴,及其竹琴演唱選段。
《中國戲曲藝術大系:清末宮廷承應戲》以檔案為依據(jù),通過挖掘未曾面世過的檔案材料,對昇平署、精忠廟、江南織造、蘇州老郎廟及戲班的深入解讀,從文化的視角探討它們與宮廷演戲之間的關系。另外本書通過收錄蘇州織造的承差檔案,精忠廟甲午戰(zhàn)爭期間演戲檔,庚子之變前后演戲檔,以及乾隆皇帝生母、慈禧太后萬壽圣節(jié)的演戲檔,以及實物圖片、內(nèi)
九年前汪曉云回到廈門大學中文系跟我讀博士,專業(yè)是戲劇戲曲學。對于曉云來說,這個專業(yè)似乎天地狹窄了,無法滿足她思辨深邃與想象廣闊的學術追求。她以人文科學發(fā)生學為方法,比較研究中西戲劇從儀式到藝術的發(fā)生過程,其中關于藝術發(fā)生學的思考,涉及藝術、宗教、哲學、歷史等諸多領域的問題。她的研究是令人激動的,每次找我談她的研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