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張篤慶的詩文集《昆侖山房詩集》《郢中集》《明季詠史百一詩》《知北游草》《云高洞游草》《述祖德詩》《師友詩傳錄》《兩漢高士贊》《先相國少保公年譜》《厚齋自著年譜》《五代史肪截》《班范肪截》等進行的點校整理,前言介紹張篤慶的生平、著述及貢獻,書目附錄張篤慶作品輯佚及相關研究資料。張篤慶身為山東淄川張氏家族著名人士,
暨南大學圖書館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現藏線裝書約12萬冊,其中最具特色者為章太炎先生生前藏書凡290部,3930冊。按四部計,則經部49部,832冊;史部54部,1173冊;子部110部,611冊;集部62部,408冊;叢書15部,906冊。章太炎藏書內容豐富,四部悉備,構成了一個較完整的圖書資料體系。其中有《百川學
陳序經(1903—1967),廣東文昌縣(現屬海南省)人。著名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陳序經一生研究領域廣、成果多,其學術研究,不但從現代社會科學的眼光出發(fā),而且貫通古今中西,充分借鑒當時中外學術研究成果,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與主張,學術價值高。本全集即完整呈現陳序經在文化學、文化史方面的系統研究,內容涉
為推動中國傳統讀書、藏書、護書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特舉辦“琳瑯萃珍——奧萊美術館古籍善本展”。此次展覽匯集民間收藏唐宋元明清典籍約130件(組),其中近五十件國家一級文物,分為四個版塊:(一)早期寫本、刻本(二)大藏經系統及重要單刻經(三)泥金寫本、彩繪本、拓本(四)姑蘇版畫,其中多數展品未公開展覽過,更有多種孤本,涵蓋
該書是晚清重臣祁寯藻的兄弟祁寀藻、祁宿藻存世著述的集成性全集,全面反映了祁寀藻、祁宿藻個人著述的存世情況,是一部基礎性的清代名人文集類古籍整理著作。書稿由山西省祁寯藻研究會組織專家進行資料收集和文稿整理,由山西省祁寯藻研究會秘書長劉長海主持完成整理工作。書稿成稿后,由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相關專家進行了
該書是晚清重臣祁寯藻之子祁世長存世著述的集成性全集,全面反映了祁世長個人著述的存世情況,是一部基礎性的清代名人文集類古籍整理著作。書稿由山西省祁寯藻研究會組織專家進行資料收集和文稿整理,由山西省祁寯藻研究會秘書長劉長海主持完成整理工作。書稿成稿后,由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相關專家進行了通讀審閱,充分保證
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文化積淀,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這些文化瑰寶不僅具極高的文物價值、文獻研究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而且在當下社會啟迪民智、古為今用方面也有積極的意義。中國古籍分經、史、子、集四類。《傳承之道:深圳博物館藏集部古籍善本(下)》是深圳博物編寫的古籍善本圖錄,收錄深圳博物館藏中國古代集部文獻中的歷代作家的散文
北大才齋講堂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學科素養(yǎng)課程,邀請校內著名專家學者授課,他們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素養(yǎng)、學科前瞻和學科應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yǎng),為同學們從事學術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創(chuàng)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
本書為廣西自然博物館在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方面的論文結集,聚焦廣西自然博物館近年來開展的動物觀測、科普研學、藏品分析等工作,具體介紹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兩棲動物觀測、廣西魚類化石采集修復、廣西靖西晚寒武世三葉蟲化石新材料等研究成果,探討新形式下自然博物館尋求新發(fā)展和提升影響力的途徑,探尋動植物的起源演化,數據翔實、邏輯
《章學誠選集》由《文史通義》《校讎通義》《方志學》三部分組成,此三種也是章氏的學術代表作。章學誠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重要的史學家、目錄學家。其問學起始于湖北,也奠基于湖北,為重要旅鄂人士,其人收入《湖北文學通史》和《湖北歷史人物辭典》。本選集在篇目選取方面,《文史通義》將大梁本內篇、章氏遺書本之《文史通義》內篇、外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