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按編年順序,記載了作者多年來探索追尋明代大儒王陽明的心跡與腳跡、學思與心得,這是一本學術(shù)隨筆,作者以扎實的學術(shù)功底、勤懇的研究精神,結(jié)合多年探索陽明心學旅行之路上的感悟,而敷演而成的一本傳統(tǒng)文化通俗讀物。書稿略分為五輯,共三十篇文章。全書共十二萬字,以及五十幅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彩色圖片。此書的出版,對普通讀者認識陽明心學
如何在工作中獲得幸福?如何找到內(nèi)心真正的熱愛?如何擁有不焦慮的人生?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身陷于各種各樣的苦惱中,往往在世俗標準和內(nèi)心追求中左右搖擺。而在\"三不朽\"圣人王陽明看來,解決一切生活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做人\"這顆種子。王陽明將生活的全部答案,歸結(jié)為\"做人\"二字--做人,就是做你應(yīng)該成為的那個人。著名
《王陽明傳:此心光明》迷人地講述了王陽明跌宕起伏,充滿傳奇的一生。作者嚴格依據(jù)史料、《傳習錄》和陽明先生的詩作文章,真實再現(xiàn)了他的智慧、詩意,與叛賊、奸臣交鋒時的足智多謀和造福百姓的善良悲憫。《傳習錄》中的許多對話內(nèi)容被契入傳記之中,書中還放入了心學入門經(jīng)典——《大學問》的譯文,《傳習錄》選,讓讀者輕松理解心學的基本思
本書是作者在研讀陽明心學時做的筆記,整理后發(fā)于天涯論壇,獲贊無數(shù)。與其他陽明心學的書籍相比,本書更側(cè)重于體悟和實踐,深入陽明心學的骨髓,將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用現(xiàn)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闡述出來,并盡可能的減少艱深晦澀的譯注,是一本即使沒有多少古文基礎(chǔ)的大眾讀者,也能看得懂的陽明心學讀物。
本書為“陽明后學文獻叢書”的一種,系明代陽明后學胡直的文集。胡直曾師從多位陽明弟子,如歐陽德、羅洪先、鄒守益等,轉(zhuǎn)益多師,后又學禪,體悟到儒釋之別,是一位深具創(chuàng)造力和反思精神的思想家。另外,其早年沉浸于古文辭,故文風瑰麗雄奇,較有可讀性。本書搜集了胡直尚存于世的全部著作和詩文,包括《衡廬精舍藏稿》、《衡廬精舍續(xù)稿》、《
此書為“陽明后學文獻叢書”的一種。本書為明代陽明后學劉元卿的文集,此次整理集合了劉氏多種著作的明代刻本或清代重刻本,以劉氏自著為內(nèi)編,以其編纂的《諸儒學案》、《賢奕編》等為外編,并搜集散見于各處的軼文,附有年譜、傳記資料等,成為迄今最完整的劉元卿著述集。
此書為“陽明后學文獻叢書”的一種。本書為明代陽明后學黃綰的文集。新編黃綰文集以《石龍集》為藍本,以《久庵先生文選》《知罪錄》《明道編》等為主要補充文本,并收錄散見于明人文集、地方志、家乘史料中的黃綰佚文,厘定為四十卷,并附錄序跋、行狀、傳記等資料,成為迄今較完整的黃綰著述集。
本書為“陽明后學文獻叢書”的一種,系明代浙中王門著名儒者張元忭的文集,以浙江省圖書館藏明萬歷二十一年張汝霖、張汝懋刻《張陽和先生不二齋稿》為底本,以《從書集成初編》所收正誼堂全書本《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為校本,并附以張元忭集外詩文、傳記、祭文、書信及家傳資料。是目前收錄最為完整的張元忭詩文集。
本書通過考察明代大儒、陽明弟子鄒守益之學術(shù)思想與歷史活動的互動,展示了陽明學者思想與實踐的一體性特質(zhì),再現(xiàn)了一個理學家以“天理、良知”之價值來傳播學術(shù)、引導現(xiàn)實政治的理想追求。以此深入揭示了陽明學者的思想與社會歷史實踐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探尋了哲學史與社會史、文化史視野相融合的解釋路徑。
明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他發(fā)展了陸九淵的學說,形成“陸王學派”,主張用反求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方法“致良知”,以達到“萬物一體”的境界!秱髁曚洝啡,是王陽明心學的主要載體。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楊國榮教授為本書撰寫了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