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資料選注》作為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課的參考資料,選錄的都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文學理論批評家的著作,在編輯過程中考慮到中國古代文論的特點,采取了以人為主不以篇為主的體例,這樣可以更清楚、更正確地反映這些文學理論批評家的文學思想面貌,但也盡量保持篇目的相對完整性。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第2版)》從著重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出發(fā),所選篇目均為思想藝術(shù)俱佳的傳世名篇,所選作品有作家簡介、詳細注釋等,并附簡要的閱讀欣賞提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文學地理學會通》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持編輯的學術(shù)論著匯集,作者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內(nèi)容集中反映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在相關(guān)學科、專業(yè)方向中的專題性研究成果!吨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文學地理學會通》體現(xiàn)了著作者在科學研究實踐中長期關(guān)注的某一專業(yè)方向
《復旦博學·文學系列:臺港澳文學教程新編(精華版)》對從20世紀初現(xiàn)代臺灣文學、香港文學、澳門文學發(fā)生以來至2010年12月間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運動、重要作家作品等作了詳略不等的介紹論述,真實地反映了多元共生的現(xiàn)當代臺港澳文學的繁富面貌,規(guī)模適中而內(nèi)容又不失其豐富、全面。
《文心的異同:新馬華文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集(第1輯)》分為兩編。上編是“新馬華文文學研究”,包括新馬華文作家對魯迅經(jīng)典的重寫,以及關(guān)于王潤華、林方、南子、希尼爾、梁文福的評論。下編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論衡”,所評既有孫玉石、吳思敬、汪暉、解志熙等國內(nèi)資深學者的論著,亦有王德威、史書美、奚密、賀麥曉等海外漢學家的作品。
《京師學術(shù)隨筆·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分上編文學之根、中編文學之理、下編文學之技三部分,主要內(nèi)容包括:第二次天真;雛菊與雨果的遐想;太陽照樣升起;“文學是人學”新解;作家的位置等。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新論》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思想史進行了梳理,提出了有別于其他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思想史研究者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都是在認真研讀原著的基礎上形成的,它們不嘩眾取寵,也沒有賣弄學問,字里行間都可感受到一種嚴謹與理性。
本書為作者研究20世紀中國文學的論文精選,內(nèi)容涉及張愛玲、莫言、史鐵生等多位優(yōu)秀小說家的作品研究,以及于堅、翟永明、胡寬等詩人的評論,從整體上反映作者獨特的研究思路和寫作風格。
明清文學與文獻(第一輯)
本書收錄了《“艮·食”字族與古越文化》、《商周秦漢文學流程的文化觀照》、《“葉公好龍”與文藝的超現(xiàn)實性功能》、《戰(zhàn)國文學的太平洋視域》、《屈原改革失敗的歷史原因》、《宋玉的文學貢獻與歷史地位》、《宋玉的文學與文學的宋玉》、《漢代私家修史并不違法》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