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在兩性生殖健康領域的研究已有二千余年的歷史,對生殖生理的認識,*早可追溯到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中醫(yī)對婦科和男科疑難雜病的治療具有整體調理、靈活施治、毒副作用小、效果肯定的優(yōu)勢。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與生殖有關的各種疾病,所列疾病種類之廣、病因病機之名、載方之多、解方之詳,前所未有,將本篇看作中醫(yī)生殖醫(yī)學方劑學專著亦不為過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199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tài)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0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tài)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2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tài)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1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tài)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
本書是以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方劑學》為藍本,采用歌訣形式編著,概括了該門課程的內容精要,并以注釋形式囊括了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全部內容,言簡意賅,便于理解記憶。本書執(zhí)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樂于習誦,便于記憶。讀者只需熟讀背誦數句簡單上口的歌訣,便可以迅速掌握復雜的方劑學知識。本書可作為中醫(yī)院校本?茖W生的應試助學參
本書采用七字歌訣形式概括了中藥學之精要。本書按章節(jié)劃分,一藥一訣,歌訣后又有該藥的性能、功用、特點及配伍、用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并對歌訣所述進行解釋說明,言簡意賅,便于理解記憶。本書執(zhí)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樂于習誦,便于記憶。本書適用于中醫(yī)院校本?茖W生及自學中醫(yī)者閱讀,對臨床工作者亦頗具參考價值。
本書擬分為藥學思想精粹、用藥規(guī)律研究、臨證用藥典型驗案解析、薪火傳承、大事年鑒、后記等內容。其中用藥規(guī)律部分擬涉及胃脘痛、痞滿、泄瀉、便秘、呃逆、感冒、咳嗽、眩暈、心悸等二十余種常見病證。撰寫中,每一類病證均包括單味藥用藥頻次、藥物組合頻次、高關聯度藥物組合、處方核心組合和用藥劑量分析等內容。典型驗案解析部分收載顏正華
《中國中藥協(xié)會標準:道地藥材標準編制通則(ZGZYXH/T10-2015)》在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基礎上,提出了道地藥材的標準。本標準由國家道地藥材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及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道地藥材生態(tài)遺傳重點研究室提出。本標準由全國中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
《中國中藥協(xié)會標準:道地藥材1(ZGZYXH/T11-36-2015)》中的標準內容由中國中藥協(xié)會于2015—11—30發(fā)布,并且于2015—11—30實施。《中國中藥協(xié)會標準:道地藥材1(ZGZYXH/T11-36-2015)》的全部技術內容為推薦性,《中國中藥協(xié)會標準:道地藥材1(ZGZYXH/T11-3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