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yī)大師臨床研究:段富津方劑學講課實錄(第二版)/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是依據(jù)段富津教授為中醫(yī)專業(yè)七年制學生講課課堂錄音整理而成,貫穿著段富津教授積累多年教學經(jīng)驗所總結的“多維博約,因方施教”的方劑學教學模式。 《國醫(yī)大師臨床研究:段富津方劑學講課實錄(第二版)/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十二
本草是中國傳統(tǒng)中藥的古稱,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與疾病作斗爭的經(jīng)驗總結。它種類多、分布廣,是人們通過長期臨床驗證和反復實踐流傳下來的瑰寶。本書搜集了流傳于民間的168味中藥故事,針對每味中藥先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再介紹這味中藥的名稱、別名、性味、歸經(jīng)、功能和用途。書中故事來源廣博、生動奇特,讀來妙趣橫生;本書所
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常用單味中藥,從來源、藥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藥理作用等方面對400味常用中藥進行了闡述。第二部分為常用中成藥,從藥物組成、功效、主治、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規(guī)格等方面對298味常用中成藥進行了講解。
本書作者結合自己所學中醫(yī)理論與幾十年臨床經(jīng)驗,精心選取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幾十種慢性疾病,整理了400余個藥酒的配方、制法、功用、主治和用法,方便讀者查找和制作。
《實用中藥性狀鑒別入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為基礎,結合地方用藥特點,參考相關資料,對目前臨床常用的286味中藥及其炮制品,從來源、產地分布、采收季節(jié)、規(guī)格與加工炮制、性狀、外觀質量評價、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地方習用品、易混品及偽品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實用中藥性狀鑒別入門》編寫目的在于幫助中
《鐵皮石斛100問》介紹了鐵皮石斛是我國傳統(tǒng)名貴中藥材之一,歷代本草如《神農本草經(jīng)》、《本草綱目》等對其的分布、功效和應用都有記載,被列為“藥中之上品”。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津傷,口干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干嘔,病后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等癥狀!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201
《藥學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中藥學專業(yè)基礎實驗(上冊)》共分4篇,第一篇包含7章內容,著重介紹藥用植物學與中藥鑒定學研究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及實驗技能,第二篇和第三篇是“藥用植物學”與“中藥鑒定學”實驗,共有25個實驗,第四篇為綜合實驗,共7個實驗,涵蓋了“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及“生藥學”實驗的相關內容,既是對基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隨手查
《中藥鑒定技術》分為上、中、下三篇,共十七章,分別為中藥鑒定的基本概念與任務,中藥鑒定技術的發(fā)展概況,中藥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中藥鑒定的依據(jù)、基本程序與方法,根及根莖類中藥,莖木類中藥,皮類中藥,葉類中藥,花類中藥,果實種子類中藥,全草類中藥,藻、菌、地衣類中藥,樹脂類中藥,其他類中藥,動物類中藥,礦物類中藥,中成藥鑒
《方劑學習快靈通》正文分上篇、下篇及附錄三部分。上篇4章,包括方劑的形成與發(fā)展、方劑與辨證論治、方劑的組成與變化、方劑的劑型與服用事項及每章下的超級鏈接,著重闡釋方劑的基本理論與知識;下篇20章,包括每章名稱及定義、分類(驅蟲劑、涌吐劑除外)、配伍、使用注意、超級鏈接,其下每節(jié)名稱(驅蟲劑、涌吐劑除外)及方名、出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