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這里讀懂中國”系列引領孩子走近五千年中華文明,了解我國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山水園林發(fā)明創(chuàng)造、器具服飾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孩子增長文化常識,豐富知識儲備,領略通識教育,提高美學修養(yǎng)!墩痼@世界的創(chuàng)舉》是有名文化、美學大家葉朗教授和朱良志教授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中國文化普及叢書“孩子從這里讀懂中國”系列中的一冊。
本書將重點體現(xiàn)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的偉大實踐,同時體現(xiàn)這些理念是如何在十大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被貫穿和體現(xiàn)的。在重構大城北的生活中,二十年來不斷被傳承又不斷被突破的運河理想是如何改變了一座遺產城市的未來生活,主要回答好三個問題:運河理想從何而來,它是怎么實踐的,它是如何賦能一座城和一條河的。通過采訪運河
本書全面探討了錢塘潮從令人恐懼和敬畏的潮災自然災害到賦予人“戀潮情結”的文化景觀遺產的演變過程,跨越了正向與負向人地情感的人文地理研究鴻溝。一方面,本書系統(tǒng)探討了文化景觀旅游地時空演變的DLCH模型,并質性分析了觀潮地居民三位一體的敬畏記憶的形成及影響機制,豐富和深化了現(xiàn)有的人與自然關系及人地情感研究。另一方面,本書較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是中國古代佛教史籍。是東魏遷都鄴城十余年后,撫軍司馬楊衒之重游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于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在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北魏鮮卑族不但將荒廢已久的洛陽城,重新建造成一座中國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都城,并且在城
本書是“東方文化符號”叢書的一冊。“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昪欽陵、中主李璟順陵的合稱,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書主要介紹了20世紀50年代和2010-2011年兩次對南唐二陵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的經過,以及歷年來的保護和修復工作;詳細描摹了南唐二陵的建筑規(guī)模、布局結構及喪葬制度,對600多件出土文物的品種
本書是“東方文化符號”叢書的一冊。瘦西湖,是中國湖上園林的杰出典范,其湖面從揚州城北垣綿延至北郊蜀岡,在清乾隆年間形成一條連貫細長而又曲折變化的景觀帶。瘦西湖兩岸建造了大量的背“山”面水的園林。橋、島、堤、岸有機串聯(lián),層次分明而又曲折多變。全湖宛如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美不勝收,尤其以五亭橋、白塔、吹臺等景觀達到極致。2
本書內容完全打破了按照章節(jié)來設計的傳統(tǒng)教材模式,而是以現(xiàn)代都市游、紅色遺址游、名勝古跡游、主題公園游、上海古鎮(zhèn)游、崇明生態(tài)游6大模塊進行編寫。其特點是以旅游服務工作任務為載體,以業(yè)務流程為主線進行內容設計。全書內容共包括6大板塊和24個教學任務,通過完成由單一到復雜的工作任務,培養(yǎng)學生能夠勝任陪同翻譯工作,完成外語導游
本書介紹劉三姐故鄉(xiāng)的風景名勝、歷史名勝及文化名勝,展現(xiàn)劉三姐文化的人文生態(tài)。此外,本項目還充分結合現(xiàn)代技術,設計成富媒體讀物,加載有豐富的音視頻文件,通過MPR識讀器或掃描二維碼可以收聽到原汁原味的山歌,觀看到獨具特色的歌圩現(xiàn)場,讓讀者如同身臨其境,超越時空的限制。
古籍善本影印。《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含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xiàn)代學者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本書共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zhàn)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
本書通過《蘇州指南》系列展現(xiàn)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20年間蘇州城鄉(xiāng)情況,體現(xiàn)蘇州近代城市面貌、園林名勝保護情況、旅游出行及日常生活情況,已選《蘇州指南》初版)(朱揖文編撰)《蘇州快覽》(陶鳳子編撰)《最新蘇州游覽指南》(鄭逸梅編著)《新蘇州導游》(尢玄父編撰)《蘇州游覽指南》(吳縣縣政府)等書,為蘇州近代史研究提供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