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精講》實際是一本“《史記》精華錄”。它從《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112篇作品中選出了100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生動,而又在兩千多年來的歷史上傳播極廣,對中華民族教育、感染極深的故事段落,這一百個故事段落分別來自《史記》原文的60個篇章。這些選入的篇章仍依《史記》的前后次序編排;每篇選入的故事段落,或
《上下五千年(彩圖珍藏版)》以其通俗易讀的文字、圖文并茂的形式,通過262個故事,全面、準確地敘述了中華民族在上古至鴉片戰(zhàn)爭前五千年間所發(fā)生的一些列重大與著名事件,對廣大讀者了解我國燦爛、悠久的歷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
《中國古代野史》搜集了流傳在民間的傳聞歷史。本書摒棄了傳統(tǒng)史學“為尊者飾、為賢者諱”的觀念,采古今野史的精髓,引導讀者從細節(jié)處挖掘,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立體、全息地把中國古代史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展示真實鮮活的歷史。
《中國古代情史》收錄了歷史上諸如西施、王昭君、武則天、慈禧等人的生平事跡,全書故事性較強,讀者談笑間可以對古代史有另一面的認知。書中所選取的歷史人物人物極具代表性,茶余飯后不妨笑看古人奇聞異事。
《世界漢學》旨在給關切中華文明的歷史經(jīng)驗事實和未來發(fā)展前景的各國漢學家,提供一個自由演說的園地,祈望以漢語的方式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統(tǒng)之間溝通與對話,建構國際漢學研究的學術橋梁,為實現(xiàn)在21世紀的共同夢想而盡綿薄之力。全書分“漢學視閾”、“漢學名家”、“經(jīng)典釋讀”、“藝術史辨”、“文學對話”、“文獻鉤沉”、“漢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指出“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早在201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就指出,“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fā)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jīng)驗和智
《畫說華之源》可供收藏、文博、民俗、歷史等方面的人員閱讀參考
一部合乎現(xiàn)代兒童需要的中國歷史,應該是生動有趣的,是重現(xiàn)歷史場景的,是簡潔而又因果相續(xù)的,是鼓勵個人觀點的,是多元敘述的。這樣,方能讓歷史的影響在孩子心中潛移默化、悄悄扎根,在掌握歷史變遷的脈絡的同時,也能從多元的角度去獲得做人處世的借鏡。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13):清·紳士賣鴉片/清·義和團與八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創(chuàng)造出了燦爛的文明,并且不斷延綿傳承創(chuàng)新至今。本書作者引用六經(jīng)、諸子、廿五史、歷代各家著述、國外漢學家論著,以及近代報紙雜志、統(tǒng)計報道,多達六百余種。由于作者身經(jīng)清末政治衰敗瀕于崩潰之際,痛感民族自尊心的喪失、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無從抵制,因此蓄志闡述中國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強我民族自尊心,故而抉擇
中國殖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