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說:一個人如果看到了羅馬,他就看到了一切。作為古代世界中首屈一指的大帝國,羅馬人曾將歐亞非的廣大地區(qū)納入疆域,羅馬人開創(chuàng)的一系列政治制度、法律規(guī)范、管理模式以及公共工程等,至今仍影響著西方社會,成為現(xiàn)代西方文明永不衰竭的活水源頭。諸王傳說、政體沿革、凱旋榮光、權力輝煌、英雄隕落,都將在這一部波瀾壯闊的羅馬帝國發(fā)展
《命令已經(jīng)執(zhí)行》是口述歷史領域和二戰(zhàn)歷史研究中的經(jīng)典之作。 1944年3月23日,在納粹占領羅馬期間,地下抵抗團體愛國行動組在拉塞拉路發(fā)動炸彈襲擊,造成三十三名德國人傷亡。不出二十四小時,德國人便展開報復,在阿爾帖亭路的一個廢棄采石場,殺害了三百三十五名囚犯。十命抵一命的惡劣報復! 然而,民眾的信念,加上大眾報刊、媒體
本書力圖以一個具體場所為切入點,對人類歷史上最深重的罪行進行最透徹的詮釋,這就是奧斯維辛。歷史不是劇本,真相永遠不止一個。奧斯維辛并不是專門用于殺害猶太人的滅絕營,也不僅僅與“最終解決”有關--奧斯維辛,是集中營指揮官霍斯等納粹官員的奮斗史;是波蘭人、吉卜賽人、蘇聯(lián)戰(zhàn)俘、耶和華見證人的情感煉獄;它是一個八歲德國女孩一天
本書的主題是希臘與東方的文明交流與互動,主要涉及希臘與東方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鑒,從學術史和理論上思考古希臘“東方化革命”“東方化時代”“東方”與“西方”二分法的歷史淵源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具體探討古風時代早期希臘與東方的文明交流圖景、文明交流視野中的希臘城邦探源、“地中海共同體”視野中的荷馬史詩與古代東方文學傳統(tǒng)、阿波羅
《遠東東方學:歷史概論》描述了從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葉東方研究在遠東的發(fā)展歷史。該書系統(tǒng)梳理了遠東東方學的發(fā)展脈絡和歷史演變軌跡,不僅將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高等學校、學術團體等納人研究視野,而且也將域外俄國僑民的學術活動納人其研究范疇。該書首次構建了遠東東方學的理論體系、話語體系和學術體系,提出了遠東東方學是俄羅斯東方學
在整個世界的歷史上,古希臘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傳奇之一,特別是公元前最后一個千年的城邦時代,開啟了歐洲文明的進程,對歐洲各國歷史的發(fā)展影響至遠。希臘及其文化遺產(chǎn)長期以來一直散發(fā)出巨大的魅力,令人激情澎湃。希臘留給后世的文明(包括戲劇和民主,荷馬和英雄主義,神話和邁錫尼,德爾斐神諭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會),也許比任何其他事物
這是DK專為孩子打造的一座歷史博物館。以故事般的語言,鋪陳600萬年的歷史畫卷。與以往按年講史的方式不同,本書從123個歷史大轉(zhuǎn)折,讓孩子看到歷史發(fā)展的內(nèi)部軌跡、文明躍遷的要素和戰(zhàn)爭的多維度原因等。從早期人類的進化和遷徙,到文明的起源、中世紀商貿(mào)的繁榮、帝國的擴張、近現(xiàn)代工業(yè)的興起、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這本視覺震憾的百科全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選取世界歷史中的重要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nèi)容,并配有精美的彩插,歷史的沉思、歷史的碎片等小欄目,設計合理,搭配科學,從而幫助孩子們拓展歷史知識,提高歷史思考和興趣。書中從人類的起源和原始社會一直講到當代世界,講述了世界各地的主要歷史事件、人物、文化等,真正摒棄了歐美學者編撰世界通史所常
本書從“20世紀初到改革開放前的世界史學科”“在改革開放中發(fā)展的世界史學科”“在‘211工程‘建設中全面繁榮的世界史學科”“‘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史學科”“世界史學科的教育理念”5個方面,全面梳理了西北大學世界史學科曲折艱難的百年發(fā)展歷程,介紹了名師大家的學術貢獻和教學理念。本書既是對過去的總結(jié)和所取得成果的展示,也是
本書共9冊,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