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張來斌同志2005年6月至2021年2月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期間關于高等教育工作領域的90余篇講話、工作報告和理論文章。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辦學探索與思考,從追求卓越是高水平大學應有擔當、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大學的生命線、特色是大學生存與發(fā)展的靈魂、教師和學生是大學的主體等不同層面闡述了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型
《吳林伯學術論文集》共收錄論文22篇,其中16篇與《文心雕龍》相關,涉及《文心雕龍》學術淵源、《文心雕龍》與《文選》《詩品》等典籍的關系以及《文心雕龍》思想、藝術、訓詁等豐富內容。另外6篇則集中反映了吳林伯先生的治學旨趣和方法。我們將這些論文分類編排,統(tǒng)一體例,施以校訂,結集出版。收錄論文多發(fā)表于《武漢大學學報》《文史
第七屆上海市中學生進館有益微課題論文薈萃,主要由中學生撰寫的微課題研究論文。編入本書的33篇一等獎論文,主題鮮明,論述有序,分析恰當,有觀點,有個性,反映出當代中學生在學校和場館合作平臺中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論文分為歷史回眸、紅色經典、上海印象、文化感悟、社會調查、科技之光、城市規(guī)劃等部分,內容豐富展現了上海中學生暑期調研活
胡近,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代理院長,主要從事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加強應急管理和公共安全。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城市安全不僅是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也是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目標所在。如何將公共安全體系健全
陶岳潮文集
本書為孫祁祥教授個人文集《跬步集》的續(xù)集,分為演講錄、隨筆錄和訪談錄三部分。書名之所以用跬步兩字,是感謝荀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教誨。從小到大,從做學生到當老師,從在校園教書育人到在社會參與各項活動,孫教授就是這樣積跬步走來的。而這部續(xù)集之所以加上珍惜的主標題,不僅是因為程郁綴教授的建議,也是因為孫教授在北京大學20
本書為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策劃的《珞珈博雅文庫》之通識教育文化系列。本書為一本論文集,內容為2019級的學生在基礎通識課的學習過程中所寫的優(yōu)秀論文的集合。全書由生命之悟、審美之思、自由之度、歷史之維四大部分組成,均為武漢大學院系學生代表在學習完《人文社科經典導引》這門基礎通識課后所寫的優(yōu)秀論文集的匯總。全書由生命之悟、
2019年10月,恰逢中國海洋大學95周年校慶之際,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四屆“科學·人文·未來”論壇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國內17位國內著名科學家和文學藝術家云集海大,共襄盛舉。本書收錄、匯編了與會專家的講稿,旨在使專家們的睿智思想、廣博學識呈現給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及高校師生等讀者群體,引發(fā)更多
本文集精選山東大學(威海)2017年至2019年的學術報告近20篇,涵蓋文、理、工、經、管、法等各個學科,內容有具體問題的具體解決,也有宏觀理論的遠望前瞻;有感性的藝術與文學形象,也有理性的物理與數學之光。各專家學者給我們帶來的都是深思熟慮后最精湛的思考;或引人深思,或開拓思路,既有專業(yè)領域的深入挖掘,也有雅俗共賞的理
本書聚焦中國西部,研究我國西部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教育、社會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特別注重總結西部大開發(fā)20年來的成就與經驗,梳理西部生態(tài)環(huán)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探索西部文學的特色與發(fā)展歷程,探求作為陜西歷史文化典型代表的“關學”在學術方面的特點及其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價值、討論學前教育的立法問題。本文集是陜西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