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編從譚公的文集中擷取其精粹,鼎嘗一臠。全書分三個部分:*部分論述中國這一概念在歷史上的演化,各行政區(qū)劃的歷史沿革及黃河、淮河、云夢澤幾大水系的今昔變遷。上海地區(qū)的海陸沉降,以及有關此一大都會的得名、建鎮(zhèn)、建縣年代等歷史文獻的考訂,亦是譚公一生治學的著力處之一。第二部分介紹《禹貢》《山海經(jīng)》《漢書·地理志
安徽位于中國中東部,面積14萬平方千米,其名字取自清代安慶府與徽州府首字。安徽是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一個“徽”字,集山水人文于一身,是安徽形象的生動描繪,是安徽旅游的真實寫照。山有黃山、九華山、天柱山三山挺立,天堂寨、白馬尖、齊云山鐘靈毓秀;水有800里長江、800里淮河、800平方千米巢湖綿延交錯,大小湖泊潤如碧玉
引言 太行有路*章太行古道01太行八陘02白陘古道第二章取之不竭的一斗水01一斗泉與一斗水 02因泉而起的村莊03因古道而興的村莊04一斗水村及周邊碑帖研究第三章一斗水村域風貌01七十二拐與七十二彎02人在房上走 03空中梯田04古樹、古橋05古村落周邊的旖旎美景第四章一斗水村的民俗風情01一斗水村的生活習俗02山貨野
《山海經(jīng)》是一部上古奇書,共分十八卷,內(nèi)容涉及上古時代的天文、地理、物產(chǎn)、神話、宗教、歷史、風俗等多方面的知識,堪稱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 本書以神話學大師袁珂研究《山海經(jīng)》的經(jīng)典著作為基礎,從中精選出適合小讀者閱讀的部分,其中包括了如《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等入選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篇目。此次以全新的體例對這些故
《北京古建筑物語》(套裝3種)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通過379幅精美手繪圖和照片,介紹了140處北京古建筑的前世今生,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故宮、潭柘寺、盧溝橋等古建筑背后的歷史、文化淵源。
《圖說總統(tǒng)府》是一本集歷史文化、建筑藝術、旅游攝影為一體的綜合性圖書,通過翔實歷史資料與系列新老圖片,依照先中軸、再東線、后西線的游覽順序,依次講述明、清、民國三代古建遺存的來龍去脈、軼聞掌故,全面展示南京總統(tǒng)府內(nèi)諸多史跡名勝的前世與今生,讓讀者得以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上那段風雨如磐的曾經(jīng)過往…&helli
《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diào)查資料匯編(內(nèi)四區(qū)卷套裝上下冊)》是由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編寫,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匯集舊時北平廟宇資料的大型系列圖書,所收資料為1930年至1932年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diào)查資料。廟宇調(diào)查是按當時北平行政區(qū)劃的分區(qū)而進行,本系列圖書也依照當時內(nèi)城六區(qū)、外城五區(qū)以及四郊的區(qū)劃順序依次編排出版。2018年1
頤和園,是中國保存*完整的皇家山水園林和行宮別苑,也是中國*后一座皇家園林。 歷時近三年拍攝的央視紀錄片《頤和園》力圖呈現(xiàn)給大家的是一個不一樣的頤和園。本書是把形象的《頤和園》變成了文字的《頤和園》,從線性觀賞的影片,到可以隨時閱覽、反復回味的書籍,《頤和園》又被賦予新的生命和價值。您可以忙里偷閑隨手翻看,放松身心,也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早、使用歷史*久、空間跨度*的人工運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國大運河流淌了2500多年,縱貫3200多千米,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國家統(tǒng)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保護傳承中國大運河文化,是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中國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沿岸
《丁亥入都紀程》作者黎庶昌(1837~1898),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字莼齋,貴州遵義人。早期從鄭珍學習,講求經(jīng)世之學。同治元年(1862),上書論時政,以廩貢生得授知縣,入曾國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門四弟子。曾署理吳江、青浦等縣知縣。光緒二年(1876),隨郭嵩燾出使歐洲,任駐英、法、德、西班牙四國參贊,游歷了比、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