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悅文集:物與美》一書為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先生所著,著名民藝家徐藝乙翻譯。全書在日常之物的范疇內選取了到現在為止不被大眾認可的物品,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從民藝家的視角思考探究工藝美的本質,講述物之美,敘述物與美的深深的緣分,通過一篇篇關于物之美的故事,包含“物與事”“持有物者”“所謂紋樣”“和紙之美”“完整品與次
本書將帶你走進面具的神秘世界,了解它們背后的故事,從非洲的部落儀式到歐洲的狂歡節(jié),從亞洲的戲劇表演到美洲的豹武士裝束,面具都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吧!讓我們一起跟隨面具跨越大陸和海洋,穿越千年時空,向著所有神秘、未知和驚人的事物邁進!
本書的靈感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一些裝飾大師的作品以及俄羅斯若斯托沃(Zhostovo)民間手繪裝飾藝術,作品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藝術風格更加強烈創(chuàng)作更加自由。刺繡名師崔西將線繪平面刺繡(采用棉線、絲線)和絨線立體刺繡(采用羊毛線)結合起來,創(chuàng)建了17個裝飾花簇刺繡項目,使用多材質的線材比只用棉線繡得快,難度適中,配色優(yōu)美
本書對日式珠繡的線條創(chuàng)作和平面創(chuàng)作核心技法進行了詳盡介紹,并以9個作品和2個案例研習進一步展開深入具體的闡述。繡品應用于首飾盒、眼鏡袋、口金包晚宴包等。刺繡方法和設計理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書中附帶9個作品的刺繡圖稿和紙型模板。
設計的過程才是應該設計的。瑞士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巨擘卡爾·格斯特納的設計哲學不是尋找問題的設計方案,而是設計解決方案的程序。 用分析型思維和系統(tǒng)性理解,建立字體、版式、圖畫、方法的生成框架,以理性與詩意并存的手段,發(fā)現基于形態(tài)學演繹、邏輯演繹、網格與數學邏輯、攝影、文學和音樂的設計程序,為如今計算機時代的
《中世紀經典工藝美術技法文獻研究與選譯》一書對中世紀的藝術與藝術技法文獻進行了深入研究,從藝術與工藝闡述、工藝美術技法文獻研究、藝術技法手冊中藝術觀的研究入手,重點分析了《萊頓紙莎草卷X》《斯德哥爾摩紙莎草卷》《盧卡手稿》《繪畫技藝小密匙》等9冊中世紀代表性藝術手冊。這些文獻比較客觀地反映了西方傳統(tǒng)工藝技法在中世紀的狀
本書從基礎的工具介紹、針法圖解,到進階版的刺繡訣竅、作品運用,再到細膩的原大紙型、詳盡的制作步驟,都做了全面清晰的介紹。
《日漢傳統(tǒng)工藝辭典》由中國民藝家徐藝乙先生編著,收錄了有關日本傳統(tǒng)工藝的專業(yè)詞匯約70萬條,共計110萬字,涉及日本傳統(tǒng)工藝的方方面面,包含工藝門類、形式、色彩、工具、人物、流派等;內容根據日文拼音50音進行分類編寫,并附有中文索引,便于檢索。
宏道流是依照中國明代文人袁宏道《瓶史》而創(chuàng)立的花道流派,至今在日本發(fā)展280年,有序傳承了八代。本書集宏道流第八代家元望月義瑄先生多年來的創(chuàng)作,首次在中國正式出版。書中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軸展示宏道流花道的精彩創(chuàng)意和獨特風采,非常值得從事傳統(tǒng)插花和熱愛古典風格的花道愛好者閱讀與學習。
本書介紹了大約30款風格明媚、活潑的刺繡圖案,既有平面刺繡的自然花草,也有立體刺繡的花朵、蝴蝶、果實等,栩栩如生。作品所用的繡布有亞麻布和歐根紗,繡線以DMC25號刺繡線為主,也用到了DMC羊毛刺繡線和5號珍珠棉刺繡線,內容豐富,可以滿足多種需求的刺繡愛好者。書中的作品優(yōu)美且針法簡單,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幅幅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