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中圍繞與海洋相關的地球表層系統(tǒng)的沉積過程展開分析,包括“濱、淺海沉積體系”、“半深海及深海沉積體系”和“洋板塊地層”三部分共13章內容,具體介紹了濱、淺海各類沉積體系和沉積驅動作用,大陸邊緣過程,半深海、深海沉積物類型及深海沉積驅動作用,“洋板塊地層學”概念和洋板塊地層的分析重建方法。同時,對上述各類沉積體系的板
21世紀以來,海洋經濟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為全面反映海洋經濟發(fā)展情況,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共同組織編寫了《中國海洋經濟發(fā)展報告2021》。 本報告系統(tǒng)總結了2020年我國海洋經濟發(fā)展的總體情況,分別梳理了沿海。ㄗ灾螀^(qū)、直轄市)2020年海洋經濟發(fā)展主要成效與措施,并提出了推動海洋經濟發(fā)展2
全書共分三篇十九章。 第一篇,第一、二、三章以筆者數(shù)十年對山東半島近岸帶沉積底形的實際調查資料,總結海岸帶海陸動力作用下沙波、沙丘、沙壩及其它沉積底形的形態(tài)、動態(tài)特征、分布規(guī)律、形成機理和層理構造,也增加了一些近岸底形在工程穩(wěn)定性方面的實際案例。 第二篇,第四至第十二章介紹了歐、亞、非和北美陸架(水深<200m)上
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和東海海洋觀測研究站始建于2007年,是我國海洋觀測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和觀測數(shù)據(jù)成果產出有代表性的野外觀測系統(tǒng),其圍繞我國黃、東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復雜海洋現(xiàn)象研究、臺風預警預報、海洋權益維護及保障等需求,組建了科學合理的黃、東海浮標觀測網絡。 本書是關于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
本書主要對一些有關人文素養(yǎng)的內容,特別是與海洋有關的,做了通俗易懂的介紹說明;全書涵蓋九個板塊的內容,體現(xiàn)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可讀性;教育性;趣味性;其主要內容有:模塊一海員篇——素養(yǎng)的特色載體;模塊二素養(yǎng)篇——海員的生活底色;模塊三海洋篇——海員的奮斗舞臺;模塊四航海篇——海員的勇敢事業(yè);模塊五文學篇——海員的精神
海洋經濟管理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
本書從神秘的海洋講起,海洋動物的絕技(奇特的捕食、有趣的共生、偽裝達人神奇的防御)色彩斑斕的珊瑚礁、極地海域、海洋生物之最、人與海洋等方面介紹有關海洋的科普知識,神秘的海底故事從這里開始……海洋生物是什么樣子的?章魚的長長的手臂是用來做什么的?珊瑚礁周圍都有什么動物?魚類是怎么保護自己的?海龜為什么要游那么遠的距離?巨
本書一書是熱愛自然的孩子去探索的大舞臺,每一處都是既生動又豐富多彩,書中充滿形象直觀的比方、風趣易懂的解釋、真實的歷程或實例,無一不是在讓孩子輕松讀懂海洋世界并一點點愛上神秘的海洋。
地球上的海洋曾經是一些最迷人和最奇怪的生物以及許多最兇猛的食肉動物的家園。本書通過最新的研究成果,帶領讀者們來到恐龍統(tǒng)治陸地的那個時代,來到侏羅紀的海底世界,一睹生活在2.01億至1.45億年前海洋里的神奇生物。本書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偉大的水下生物驚人的進化過程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讓我們回到數(shù)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時代,了解一下兇猛的
1768年,詹姆斯·庫克駕駛“奮進”號航船開始了他的第一場環(huán)球遠航。這次航海讓庫克成為第一個登陸澳大利亞的歐洲人,并掀起了航?茖W探索的熱潮。本書涵蓋了發(fā)生在過去三百年內的許多次自然歷史學領域的航海探險旅程所帶回的一百多幅藝術作品。并逐一揭示了探險家們的見聞,和他們所前仆后繼地奔向未知海域與大陸的不竭勇氣向,以及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