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lián)組織職能內涵是組織所具有的特定職責、功能和職權。研究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聯(lián)組織職能定位的觀點為基礎,提出婦聯(lián)組織職能具有實現婦女全面發(fā)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雙重價值,群團組織改革為其實現提供了重要保障;解釋婦聯(lián)組織三重職能定位及其辯證關系;分析引領職能價值認知疏離、服務職能公信力困境以及聯(lián)系職能“四化”弊病癥
本書講述了從克魯麥農人到今天各個歷史時期的女性狀況。書中解讀了女性精神和外貌的演變歷程,女性日常生活的變遷,以及身處不同時代的女性在不同年齡如何被對待。本書還講述了這幾個世紀中,女性如何從國王、牧師和丈夫給其穿上的緊身衣中慢慢地、一步步地掙脫出來的,如何獲得工作的權利以及如何實現同工同酬的。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農民工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對市民化質量的影響。在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過程中,加強對農民工勞動技能的培訓、增強農民工在城市穩(wěn)業(yè)安居的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huán)已成為共識。但是,針對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意愿不強的現狀及其原因,較少有文獻進行深入分析。在基于能力的新人力資本理論框架下,探討非認知能力對認知能力形成的影響,具
《上海市工會條例》是上海市依據《憲法》《工會法》等法律法規(guī),并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的,是為保障工會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發(fā)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中的作用的條例。《上海市工會條例》制定于1995年,分別于1997、2002和2010年、2022年進行了修改,《上海市工會條例》實施以
本書是2021年中國工會年會參會優(yōu)秀論文集,是2021年全國工會學研究會各成員單位在工會與勞動關系領域理論與實踐研究優(yōu)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本書將會議內容分為若干個專題,并通過實地調查和數據分析等方法,對工會工作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工會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研究、群團改革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工會工作研究、
論黨的青年工作(大字本)
論黨的青年工作(普及本)
創(chuàng)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是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切實舉措,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題中之義。近年來,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先后圍繞生育保障制度、職工生育后顧之憂、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 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一般是指通過制定優(yōu)化的工作制度,發(fā)展溫馨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支持
本書將女性置于分析的中心,也置于盛清的時代語境中,通過對18世紀及其前后(16831839年)江南地區(qū)婦女的人生歷程、詩詞寫作、勞動、宗教活動以及娛樂等各方面的分析描述,闡述了社會性別關系對于盛清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變革產生的深刻影響,強調了婦女史與社會性別關系在史學研究中不可忽略的價值,從而推開了一扇通向中國女性世
導語_點評_推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