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從許多方面,帶你前往世界的各個角落,挖掘科學的奧秘?茖W聽起來離我們很遠,但其實科學離我們很近。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藍色的海洋有趣的動植物、宏偉的建筑,甚至我們的身體……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的身影、大到一個天體,小到一只螞蟻;遠到宇宙的運行,近到皮膚的構造。
在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烴源巖層分析過程中首次發(fā)現了數量繁多,種類豐富的金藻孢囊化石,該發(fā)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質意義。本書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盆地中生界不同鉆孔巖心分析觀察過程中發(fā)現的金藻孢囊化石進行顯微觀察并拍照,依據國際靜孢子組1986年頒布的數字命名法,對其進行詳細的形態(tài)描述及分類,并提供每種類型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本書在編者對畢節(jié)市全面的大型真菌實地考察、采集和研究的基礎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述畢節(jié)市境內大型真菌430種,對這些物種進行了宏觀和顯微特征描述,同時提供子實體生境彩色圖片,并對物種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地點等內容。書末附有參考文獻、真菌漢名和真菌學名索引。
從豐饒的雨林到嚴酷的沙漠,從積雪的高山森林到濕氣騰騰的沼澤,地球上的植物過著獨屬于自己的秘密生活。然而,植物世界并不像我們看上去那樣簡單:他們會為爭奪陽光與養(yǎng)分而殊死搏斗,某些寄生植物會吞噬宿主,沙漠仙人掌與蝙蝠微妙的共生關系等等!毒G色星球》跨越十七個國家和地區(qū),深入五大生態(tài)系統,揭示了植物與動物一樣具有的侵略性、
追蹤植物學前史發(fā)展脈絡,探尋歐洲草藥志出版興衰。本書是一部研究早期歐洲植物學及草藥志印刷出版發(fā)展史的**著作,該書自1912年出版以來,此后每一部有關草藥的研究著作都得益于本書。本書為英國皇家學會*位植物學女院士艾格尼絲·阿爾伯(AgnesArber,18791960)的畢生代表作,作為一部歐洲草藥志研究
本書共收錄內蒙古野生藥用菌1門2亞門10目31科72屬179種,其中優(yōu)勢科為白蘑科(35種)、多孔菌科(30種)、紅菇科(22種)和馬勃科(11種)。書中詳盡介紹了藥用菌的拉丁學名、藥材名、藥用部位、形態(tài)特征、分布區(qū)域、生長環(huán)境、蘊藏量、采收加工和藥用價值,部分藥用菌還介紹了其民間用法等信息。
本書精選圖片近500幅,記載麗水常見外來植物44科126種,物種順序參考《浙江植物志(新編)》和《中國植物志》進行編排;對外來植物的原產地、國內分布(麗水的分布情況在“浙江”后加“括號”進行說明)、繁殖方式、生境及傳播方式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根據考察所見情況,將麗水外來植物的常見程度分為“常見(包括散生)”“很常見(包括
全書除緒論外共分11章,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謝、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細胞的信號轉導、植物生長物質、植物的光形態(tài)建成、植物的生長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以及植物的逆境生理。第四版教材將原第12章植物分子生物學與植物生理相關內容整合到相關章節(jié)中,對思考題、專業(yè)名詞和參考文獻進行了修
本書包含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幅令人贊嘆的植物掛圖,這些掛圖從植物解剖、物種間差異比較、形態(tài)學等方面展示了諸多細節(jié)。這不僅是一部供讀者查閱植物學相關掛圖的工具書,還是一份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蓬勃發(fā)展的與植物相關的學科的記錄。那一時期是歐洲科學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博物學家探索全球各地,搜集植物,越來越強大的顯微鏡是科學
《植物學》是高等農業(yè)院校農學類、生物類各專業(yè)學生的基礎教材。該教材經教育部批準列入全國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于2005年獲全國高等農業(yè)院校優(yōu)秀教材獎。現為第二版修訂本,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全書共分為11章,第一至第九章分別介紹了細胞、組織和從種子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