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選注、說明、集評,主是為幫助廣大讀者來瀏覽和欣賞詩經(jīng)與楚辭。在編選意圖上,除著重考慮思想性和藝術性外,還注意到題材的多樣、風格的獨特和篇幅的短小、文字的通俗等因素,希望能夠縮短一些遠古詩韻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和心理差距。
廖平《詩》學思想是其經(jīng)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收錄了《四益詩說》、《詩經(jīng)經(jīng)釋》等共八種《詩》學文獻,以類命名,故曰《詩說》。針對難解語詞、人物職官、典章制度、重要事件等作簡明注釋,并盡量注明引文出處,以便于當今學子研讀。
《詩建設》旨在通過持續(xù)關注與追蹤致力于現(xiàn)代漢語精神與語言探索的詩與人,通過伴隨一代詩人最新的生長,見證與完成現(xiàn)代漢語真正意義上的成熟。本書的固定欄目有《開卷》、《詩選》、《探索》等。本期作者有宋琳、多多、柏樺、王家新、葉舟、黃燦然、沈葦?shù)取?/p>
《宋代詩學的多維觀照》主要從不同視域?qū)λ未妼W予以觀照與考察。全書分為五部分,一是“詩學范疇與命題”,主要考察宋代詩學中的詩意論、詩韻論、詩趣論、詩格論、雅俗論、用事論、法度論,意在廓清宋代詩學中的一些切要而具特色的理論問題;二是“詩人批評接受研究”,主要考察宋代詩學中的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歐陽修、蘇軾及黃庭堅之
本書以古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為研究對象,從制度文化、社會心理、日常習俗等多層面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北方基層社會的世俗生活。從制度層面上講,在政治制度方面,《醒世姻緣傳》對明代縣域的官方政權機構(gòu)的組成、運行、與鄉(xiāng)紳和民眾的關系都有較為深入而廣泛的描述,對明代中后期得到普遍實施的鄉(xiāng)約制度、賑災救濟制度也有細膩的反映;在法律
本書分四章分別從論規(guī)式、論意匠、論結(jié)構(gòu)、論指摘四個維度對中國詩學的某些重大問題發(fā)表了精彩的觀點,其中涉及到詩歌的體式、主題、句法、聲韻等中國詩學的主要命題,追溯其演變歷史,推舉其代表作品,勾勒其發(fā)展脈絡,論述時則不做浮泛之論,頗多質(zhì)實之言,往往三言兩語,即能切中肯綮,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本書以敦煌變文為出發(fā)點,以文體學理論為支撐,探討從變文、話本到元明詞話的文體流變過程,從文化學角度對詞話文體的演變予以理論闡釋;對“陶真”“盲詞”“彈詞”“詞話”“平話”與“評話”等名詞術語的內(nèi)涵及關系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本書包括“多少復雜的歷史云煙,留待后人清理、總結(jié)、評說和繼承”“是一個大的理想大的志愿崩壞后的遺跡”“他會見了被暴力和謠言所欲湮滅的歷史”等內(nèi)容。
王曙所*的《宋詞的故事》選錄了與宋代的歷史、名勝古跡、軼聞趣事等有關的詞近400首,每首詞都有全文的白話譯文,并且敘述了它的寫作背景、所述事物在宋代時的相關情況以及歷史的變遷和現(xiàn)代狀況;同時,還插入了有關詞人的故事和歷代人的評價及詞作的影響。閱讀《宋詞的故事》,不僅有助于學習宋詞,而且可以了解有關宋代的歷史知識。
辰水著閻志主編的《中國詩歌(第89卷2017第5卷變異的故鄉(xiāng))》為中國詩歌系列叢書之一,收入辰水等一百多位詩人的詩歌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詩歌理論作者的詩歌評論、詩歌美學文章。詩歌作品比例約占80%,文章比例約占20%。詩歌作品部分,無論原創(chuàng)還是轉(zhuǎn)載,絕大部分都是詩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則既有作者的近作,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