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2024世界發(fā)展狀況》對2023年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概括,并對2024年的形勢做了預測,如中美關系是否可能出現“新常態(tài)”,2023年美國對華政策回顧展望,大國博弈、逆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國際挑戰(zhàn),南亞地區(qū)2023年形勢回顧、2024年趨勢預判及下一步工作考慮,2023年拉美地區(qū)形勢回顧與展望,區(qū)域
本書集中介紹了20余種西方政黨學說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博林布魯克、休漠、埃德蒙·伯克、奧斯特羅果爾斯基、羅伯特·米歇爾斯、謝茨施耐德、莫里斯·迪韋爾熱、約瑟夫·拉帕隆巴拉和邁倫·韋納、西摩·馬丁·李普塞特和施泰因&midd
幾年前,一個微小的病毒掀起了世界亂局。接連不斷的變化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出行和工作方式,讓我們越發(fā)意識到生活的不確定性,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與死亡、小我與大我、個體與集體、人類與地球的關系,讓我們重新思考團結的定義與意義。這場強刺激是否足以讓全人類最終具備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呢?是否將減緩技術和經濟發(fā)展的瘋狂競爭呢?我們將如何
讀書期于明理,明理歸于致用。本教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介紹國際政治研究的成果,以唯物史觀分析國際政治名著篇目并闡釋其中資政育人的思想資源,力求做到學用統一、知行合一。
《國際警務研究(第四卷)》,由浙江警察學院國際學院負責主辦,每年一卷,本書立足浙江警察學院涉外警務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點和“警務與科學”國際論壇,以全球安全倡議為統領,圍繞國際警務合作、國際移民管理、區(qū)域國別安全研究等領域,凝聚學術力量,提供探討平臺,旨在推動涉外法治、涉外警務理論創(chuàng)新,促進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立足打造一個兼容并
《飄揚》一書為紅色起點叢書系列作品之一。本書是一部以國旗誕生為主題的紀實文學作品,主要記述了與國旗有關的數個動人故事。全書以國旗誕生背后的故事為主線,從國旗最初的設計構思,到其進入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再到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通過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議案,最終被選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其中適時穿插新中國成立后
2022年,美國發(fā)起對華全面戰(zhàn)略競爭成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事務的關鍵因素。同時,烏克蘭危機進一步“發(fā)酵”周邊安全格局的分化重組、甚至是對抗性陣營的形成。在此雙重因素影響下,大國角力地緣政治競爭,地區(qū)軍備競賽進一步加劇,南海問題升溫,整個周邊地區(qū)的穩(wěn)定性減弱,矛盾突出、復雜多變。對于中小國家說,最現實的安全風險更多來自經濟
本書是一部通俗歷史讀物,書寫了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或具有傳奇色彩的暗殺、刺殺、謀殺事件。其中既有廣為人知的凱撒、林肯、甘地等人的遇刺事件,也有頗具懸疑色彩的馬拉之死、薩拉熱窩事件、沙俄末代妖僧拉斯普廷遇刺之謎等。作者著眼于事件發(fā)生的全局,在還原險象環(huán)生、驚心動魄的事件現場的同時,將之置于整個歷史坐標系中,剖析事
百年大變局下的東北亞正處在一個歷史性轉變的新起點。核心是變,而變的關鍵是導向與方式,即使東北亞走向長久和平與合作發(fā)展的新時代,構建東北亞命運共同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以新思維、新方式推動構建新區(qū)域關系和秩序的成功范例有兩個:一是歐盟,二是東盟。東北亞新地區(qū)關系的秩序建設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快速的突變并不現實,且沒有一
當前,俄羅斯傳統價值現代轉型具體表現為社會思想的哲學轉向、政治轉向及其政治實踐。二十余年間,俄羅斯傳統價值觀在與社會轉型的互動中,表現為不同哲學流派的轉向,它們在不同哲學路向上按照自己的運思理路,探索著如何實現俄羅斯傳統價值觀的現代轉型。本研究廓清了當代俄羅斯東正教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由主義哲學、歐亞主義哲學、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