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寫的是作者以耄耋之年的視覺觀察到的人和事。改革開放40年來,祖國各項事業(yè)突飛猛進,欣欣向榮。作者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深感幸福,深深感恩祖國,此作品是感恩之作,是傳遞正能量的作品,收有散文正文28篇;附錄一篇是:1980年5月22日《北京日報》“廣場”發(fā)表的散文“蓖麻贊”,自己比較滿意,1982年左右被北京市十年制中學語
全書整體結(jié)構(gòu)以作者生活成長經(jīng)歷為依據(jù),分為三大部分,充滿了作者對自己、對試管、對生活、對存在的思考。作為一個試管嬰兒,作者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用詩意的散文化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分享自己的出生、在“試管”里學習、看“試管”外世界的經(jīng)歷與感悟,其文筆與思考內(nèi)容都表現(xiàn)出超脫同齡人的成熟。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一樣,在不久的將來,她
本書主要包括:故土親情、讀書隨筆、行旅散記、光陰留痕、軍警生涯、訪談實錄,具體包括:朝模好公、“朝天算盤”葉六耇、父親的“背影”、無盡的思念等。
這是一部抒寫鄉(xiāng)村回憶的散文集。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以當下土地出離者的目光,記錄下故土中自己少年時的青蔥歲月,展示了美麗而哀愁的鄉(xiāng)村文化。文章展現(xiàn)出濃郁的鄉(xiāng)村時代情結(jié),親切感人,讓讀者能清晰地觸摸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靜謐質(zhì)樸的田園生活中,咿咿呀呀的水車聲,夕照下貨郎挑子昏黃的身影,豆腐坊的豆香,捕魚孩童的嬉笑&hell
本書分四章,蘭之在野、蘭之入世、蘭之登堂、蘭之為鏡。內(nèi)容包括:時光里,一株蘭草凌波微步;下山蘭有前世;經(jīng)脈里,一縷蘭香;蘭渚山記;槳聲水影說蘭花等。
“一花一世界”叢書以花為切入點,講述其從自然界進入人們生活并被人格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文化意象和文化符號的過程,詮釋其承載的博大精深的民族人文情懷及其象征的國人精神品格。我們甄選梅花、荷花、蘭花三種花卉,邀集三位當代文壇女性散文大家執(zhí)筆,以她們立意高遠、鮮活靈動的生花妙筆,配以歷代名家所繪花卉古畫,生動呈現(xiàn)花的物象之美、
本書為《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之《書札編》之一種,為國家圖書館藏現(xiàn)代學者葉德輝致日本友人松崎鶴雄的手札97通。有明確日期的早一封寫于1911年1月12日,晚者寫于1920年11月20日。此十年間,中國社會劇烈動蕩,世界亦極不太平。葉德輝將松崎鶴雄引為知己,在信中常常吐露心聲,道未向旁人道之言。冊末附楊樹達致松崎鶴雄書
荷香清幽,雪貓撲影,生活閑趣,季羨林先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悟出了詩意,他用樸素的筆觸為我們展現(xiàn)了大千世界中令人歡喜、令人沉思的點點滴滴。
周國平與讀者的日常問答集。讀者所問涉及人生的各個方面,可歸納為八問,即情感之問、道路之問、身心之問、生命之問、靈魂之問、愛智之問、教育之問、讀寫之問;每一問之下又分愛情、婚姻、目標與理想、興趣與事業(yè)、自我與孤獨、哲學與人生、教育、成長、閱讀、寫作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二十三題。周國平以充滿哲思的回答,坦誠分享了自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