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奏乃音樂舞蹈之魂,草書亦然,張旭能從公孫舞姿妙悟點畫結(jié)體與章法間之節(jié)奏,故而稱圣。唯其妙悟不易,所以草書難佳。然而書家若是能歌善舞(非僅知音律善欣賞而已),便有節(jié)奏感如呼吸出胸血液流脈,貫穿書法創(chuàng)作,無須妙悟,自然天成,我的研究生陳勝凱即是如此。他有絲竹天賦,本獲音樂學士學位,但鐘情書法,又考書畫碩士專攻草書,不意終
石碑始建于元天歷二年(1329年),現(xiàn)立于北京東岳廟。碑文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奉英宗皇帝諭旨為紀念修建東岳廟的道士張留孫而書寫的哀挽之詞。《中國古代書法作品選粹:趙孟頫張公碑》選用羅克兵先生家藏的清嘉慶年拓本,字體清晰飽滿,剛?cè)嵯酀,雍容典雅?/p>
《蘇慈墓志》,正書,37行,行37字。隋文帝仁壽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陜西蒲城縣出土。隋文帝仁壽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陜西蒲城縣出土。在隋代墓志中,《蘇慈墓志》以書法精工,字跡清晰完好而著稱!短K慈墓志:鑒賞與學習》作者曹柏崑先生以幾十年學書之經(jīng)驗與2
全稱《唐故特追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亦稱《溫彥博碑》、《大虞公碑》。唐·貞觀十一年(六三七》十月立。岑文本撰、歐陽詢書。正書。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全文約二千八百餘字。因碑下部泐損嚴重,榻字最多可得八百餘字,完整字數(shù)不及十分之一。
《李玄靖啤》又名《玄靖先生李舍光碑》、《張茅山碑》等,全稱《唐·茅山紫陽觀玄靖先生碑》:河東柳識撰、吳郡張從中書、李陽冰篆額,原石建於唐代宗大歷七年(七七二)八月十四日,碑在江蘇句客玉晨觀。明世宗嘉靖三年(一五二四)毀於火,顏真卿在玉晨觀的同名碑刻,亦同時毀於火; 此本藏上海圖書館,宋損本,碑文字完好如初,頗可珍貴,但
小楷是楷書藝術(shù)中一種既獨立存在又與其他書體緊密相聯(lián)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小楷書法草創(chuàng)于漢末,成形完善于魏晉,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發(fā)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韻味的藝術(shù)形式。其間涌現(xiàn)出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文徵明、董其昌等小楷名家。小楷更是引領(lǐng)成為一時書法之風。為此特編寫《歷代小楷集萃》一書供廣大學書者學習、臨摹之用。《
《豐樂亭記》,北宋歐陽修撰文,蘇軾書碑,刻于宋哲宗元祜六年(一〇九一),原石宋時已毀,現(xiàn)存者為明嘉靖間重刻?瑫踩岸靼诵,后一石五行,行二十二字。此碑與《醉翁亭記》的風格相近,均為擘窠大字,字體楷中稍見行意,字形豐肥扁闊,用墨濃重,有”筆圓而韻勝”的特點,風格老辣圓熟,已入化境,為蘇軾晚年書法力作!稌
宋代書法家蘇軾的書法作品歷來被尊為「有宋第1」。其楷書,尤以綿中裹鐵的特點、豐腴跌宕的神姿和天真爛漫的意趣稱為「蘇體」。而《豐樂亭記》和《醉翁亭記》是「蘇體」的代表作,被奉為「書壇雙璧」!稌ㄏ盗袇矔ぶ袊糯糯笙盗校禾K軾醉翁亭記》系中國歷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精選底本,全文放大,無缺字本,可謂初學入門的經(jīng)
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瑯琊(今山東臨沂),主要生活在會稽(今浙江紹興)。王氏出身東晉王、謝貴族世家,曾任會稽內(nèi)史、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他的書法,早年師從衛(wèi)夫人,后博覽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書法系列叢書·中國古代名碑名帖放大系列:王羲之草千文》系中國歷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精選底本,全文放大,無缺字本,可謂初學入
唐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代碑文表作品。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于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稌ㄏ盗袇矔ぶ袊糯糯笙盗校侯佌媲渎楣孟蓧洝废抵袊鴼v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精選底本,全文放大,無缺字本,可謂初學入門的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