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類文物在宜昌博物館數萬件藏品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中不乏別致典雅、獨具代表性的器物。因宜昌地處江南潮濕地帶,不少文物出土時已銹蝕、殘損、破碎,宜昌博物館自2015年至2017年,對館藏的各個時期的瓷器文物進行了文物資料的收集整理,先后從中挑選出200件/套瓷器文物送至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進行保護修復工作,本書為該批文物
此書分為上下兩冊,共收錄了俞致貞三百多幅花鳥、人物畫,以及二百多件其收藏的古玩字畫。其收藏之豐,令人贊嘆。使讀者讀來,也頗為玩味。她精研五代、宋、元、明、清的花鳥畫典范之作,臨摹歷代名作真跡,包括花鳥冊頁、手卷、中堂。俞致貞堅持深入生活寫生創(chuàng)作,對于花、鳥、樹、石、蜂、蝶的造型,有深入的研究和表現。她重視寫生觀察,采擷
《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20)》一書由遼寧省博物館組織編寫。全書分為“回憶與懷念”“考古發(fā)現與研究”“文物研究與鑒賞”“博物館工作與研究”“史料與研究”等五個欄目。書中文章由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工作在文博一線的同仁撰寫,主要為以遼寧地區(qū)為主的考古新發(fā)現及研究、出土文物研究、傳世文物鑒賞、博物館學研究、歷史文獻研究等方面的
本書內容為近年來河南省博物館業(yè)務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博物館學研究、展陳研究、藏品研究、文物保護研究、博物館信息化與多媒體研究、歷史研究等方面,理論研究與實踐指導相結合,充分展示河南省文博事業(yè)的科研發(fā)展狀況。本書內容為近年來河南省博物館業(yè)務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博物館學研究、展陳研究、藏品研究、文物保護研究、博物館
金沙遺址作為古蜀文明之根,是成都文化發(fā)展的源動力之一,也是當今成都的網紅打卡地。在成都市政府國際化、智能化發(fā)展政策的指導下,以“大運會”等國內外重大賽事為契機,對標國內外高水平遺址博物館,大力提升博物館的國際化水準,提高文化旅游服務能力,推動學術研究工作發(fā)展,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擬公開出版《金沙遺址博物館》圖書,《成都金
本書為文學版的遼河口清明上河圖。 共收錄了48種老物件,分3個部分:炕上炕下為生活用品,如悠車子、泥火盆、煙笸籮、撥棱槌等;屋里屋外為生產用具,如鋦匠挑子、坯模子、葦穿子、打繩機等;漁來漁往為漁事用具,如網梭子、捻鑿子、滾鉤、片鉤等。作者將這些老物件放置于許多年前的生產生活的場景當中進行講述,描摹了一幅遼河口地區(qū)生動多
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常設展覽的歷史展示研究
如何正確判斷作品真?zhèn)危咳绾螠蚀_預測市場趨勢?對藏品的價值和意義是否清晰?對書畫鑒藏這一古老命題能否有新的理解?——諸如此類,作者曾邊實踐、邊記錄,寫過數百篇文稿。此次從以往發(fā)表的文章、媒體記者對他的專訪和他的專題講座中選取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概括為“鑒藏”和“市場”兩部分,編輯成集。每一篇皆是作者躑躅前行中的研究
本書對北京地區(qū)博物館2019~2020年發(fā)展情況作了全面介紹,簡要回顧了其一百多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及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fā)展成就。由北京地區(qū)博物館界專家和研究人員合力撰寫完成。全書共15篇文章,其中既有對北京地區(qū)博物館現狀的全面論述,也有對未來發(fā)展路徑的思考,對博物館館舍改造與硬件設施改善、藏品保管、陳列展覽、
為更好地保障文物在展覽中的安全,加強博物館安全防范能力建設,2019年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文物報社、吉林省博物院、徐州博物館主辦的“文物展覽安全學術研討會”在徐州舉行。來自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及全國15個省市36家博物館文物展覽安全方面的專家學者,從事博物館展覽、安全方面的業(yè)界代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等100余人參加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