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書法藝術(shù)》匯集了作者近幾年的書法精品。趙玉林先生是當代名的詩人、書法家,《趙玉林書法藝術(shù)》便是他多年的書法精粹,其中包括書法作品、匾額和摩崖石刻。無論對書法愛好者還是普通的讀者,這樣一本《趙玉林書法藝術(shù)》精粹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的書。
本書對蘇軾最經(jīng)典最具影響力的法帖進行了鑒賞解讀,既可欣賞法帖,又可借助專家點評加深理解法帖的妙處所在。
《唐魏法師碑》全稱是《大唐潤州仁靜觀魏法師碑》。立于唐儀鳳二年,即公元67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代金石家葉昌熾稱為“初唐妙品”。它是江蘇境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初唐碑刻。碑通高2.42米,一塊碑從形制上可分為:碑首、碑身、碑座三個部分。這方碑碑首呈半圓形,上刻有螭龍4條,互相纏繞。碑首上有一個圓孔稱之為“碑穿”,這就是
中國傳統(tǒng)壽字圖案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瑯琊臨沂(山東臨沂)人\"瑯琊氏后裔,家學(xué)淵厚。五世祖為北齊著名學(xué)者、教育家——顏之推,著有《顏氏家訓(xùn)》明言書藝不須過精,慎勿以書自命。顏真卿恪守祖訓(xùn),行道利世,德藝同厚。
柳公權(quán)(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晚唐大書法家。曾為太子少師,封河?xùn)|郡公。柳公權(quán)自幼嗜學(xué),尤精《左氏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博貫經(jīng)術(shù)。他以書入仕,位至皇室侍書,受到皇上敬重,文宗有“鐘、王復(fù)生,無以加焉”之譽。他秉性剛正,耿介特立。曾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來勸誡唐穆宗。柳公權(quán)
柳公權(quán)(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一今陜西耀縣一人,晚唐大書法家。曾為太子少師,封河?xùn)|郡公。柳公權(quán)自幼嗜學(xué),尤精《左氏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博貫經(jīng)術(shù)。他以書入仕,位至皇室侍書,受到皇上敬重,文宗有“鐘、王復(fù)生,無以加焉”之譽。他秉性剛正,耿介特立。曾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來勸誡唐穆宗。柳公權(quán)
蘇軾(宋仁宗景祜四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負才名,詩詞文章,清新雄健。以文章列唐宋八大家,豪邁奔放;詞開豪放一派,汪洋恣肆,獨步天下。書法列宋四家之首,隱秘深厚,姿態(tài)橫生,自出新意,不踐古人。亦善枯木竹石,不求形似,畫外有情。生性豪放不羈,不拘禮法,嘗泛舟江湖,酒酣放浪。滿腹經(jīng)書,無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曾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瑯琊(山東臨沂)人。生于禮樂簪纓之族,詩書富貴之家,乃瑯琊王氏后裔。王氏兄弟輔佐司馬睿坐鎮(zhèn)江東,建東晉,在門閥政治時代,成“王與馬共天下”之格局。叔王虞,“能章楷,傳繇法”。(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過江東,右軍之前,惟虞為最。畫為明帝師,書為右軍法!保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瑯琊臨沂人,樼鹗虾笠幔覍W(xué)淵厚。五世祖顏之推,著《顏氏家訓(xùn)》,明言書藝不須過精,慎勿以書自命。顏真卿恪守祖訓(xùn),行道利世,德藝同厚。書契之作意在記事,然天資即高,所見愈多,隨意而得,無心求名,競反顯名于世。其人,清彼品流,秉性剛直,篤實純學(xué),才優(yōu)匡國。出入四朝,堅貞一志,以義烈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