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字帖十個分冊,涵蓋楷書、隸書、行楷、行書四種字體,囊括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王羲之、趙孟頫等名家名帖作品。名家名帖運筆圖解;臨池學書墨色水顯;清潔方便老少皆宜;一冊在手筆墨紙?zhí)M有。
水寫布近臨大字帖 柳公權《玄秘塔碑》
水寫布近臨大字帖 王羲之《蘭亭序》
《隸書三字經(jīng)》是一本以《三字經(jīng)》為內(nèi)容的一本隸書字帖。主要面對書法愛好者和學生讀者使用。
全書自首迄末,無一破損,神完氣足。書風飄逸空靈,筆畫圓潤秀勁,端正古檏,用墨濃淡相宜,行筆運腕,點劃之間,既存顏之形貌、顏之神韻,又獨具自家書法風範,是其楷書中精湛之作。
《天下墨寶: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其法出自懷素狂草一派,全長數(shù)丈,一氣呵成,筆勢奔放流暢,變幻莫測,頗為壯觀。是繼張旭、懷素之後的杰作。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在《庚子銷夏錄》中指出:『徽宗千文,書法懷素。』當代書畫鑒定專家楊仁愷先生雲(yún):『此卷草書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騰猿過樹,逸虬得水;有的或連或絕,如花亂飛;有的若枯鬆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一字徵仲),號衡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吳門書家』的代表書家之一。從文氏一生書法學習看,本應禎、沈周、吳寬對其影響較多,並上溯晉唐。擅長隸書、楷書、行書,尤精工小楷書,時有『小楷名動海內(nèi)』之譽,文徵明書作大都不激不厲,溫文爾雅,是吳中地區(qū)一位優(yōu)秀的職業(yè)書家。
這件『高上大洞玉經(jīng)』書于大德九年。全卷近四千七百字,無一筆懈怠,其結(jié)體妍麗,用筆遒勁,神彩飄逸。書寫此卷時,書家年已五十有二,正值壯年,加之其虔心向佛,此書誠是一件傳世精品之作。這卷紙本墨跡,縱二十九點七厘米,橫四百五十七厘米,現(xiàn)藏于天津藝術博物館。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于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于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薄皩W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這些都可以給我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