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哲學、文學和史學三部分24個專題進行學術評價,其中“哲學”5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文學”7篇,為:先秦文學、漢魏六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美學、古籍整理;“史學”12篇,為:中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考古、先秦秦漢史、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宋史、遼金西
回憶方志敏
北大才齋講堂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學科素養(yǎng)課程,邀請校內著名專家學者授課,他們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素養(yǎng)、學科前瞻和學科應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yǎng),為學生從事學術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創(chuàng)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
鄧仲元,辛亥革命元勛,民國時期有名的軍事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本書以文集的形式,集結了鄧仲元生平史實資料,帶我們走入鄧仲元的生平以及其所生活的時代。本書編寫者在浩如煙海的民國檔案資料中旁搜博采,從《申報》《民國日報》《香港華字日報》等報刊中輯選出記載鄧仲元生平事跡的新聞報道;從《革命文獻》《革命書簡》《國父全集》等圖書中,
《經濟文集》,李士瞻(1313-1367)著。詩文集,六卷另有附錄一卷。士瞻,先世荊門人,居南陽新野(今河南),后徙居漢上(今湖北荊門)。至正年間進士,歷官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樞密副使、翰林學士承旨。《四庫全書》提要稱其為“讜直之士”。其書札多委曲延綿,憂國之思,至為感人。詩存八十余首,七言律詩占其半數;一些抒情絕句,
《范文正公文集》,收錄范仲淹生平各類文字作品,為后世研究范仲淹提供了真實全面的資料,價值不可估量。此次所選底本為宋刻本,該版本校刻精良,字跡清晰,內容全面,卷一古賦,卷二至卷三古詩,卷四至卷六律詩,卷七義、論、議,卷八贊、頌、述、序、記,卷九、卷十書,卷十一書、祭文,卷十二碑,卷十三碑、墓志,卷十四墓志,卷十五墓志、墓
《潘耒全集》比較全面地搜羅、整理、點校潘耒現存著作,分為《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別集》《遂初堂外集》《遂初堂集外詩文稿》《救狂砭語·救狂后語》《類音》《金石文字記補遺》八種;同時將散見于各種文獻中且未收入潘耒著述的詩文輯為《稼堂詩文輯補》二卷;將有關潘耒研究的文獻資料輯為《附錄》,細分為碑銘傳
20世紀最天才的頭腦里,除了物理還在思考什么?在這里,認識一個幽默可愛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天才,是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更是推動時代變革的知識分子,關心人類命運的世界公民。
章學誠(1738-1801),原名文鑣、文酕,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清代史學家、思想家,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志學奠基人。章氏曾任國子監(jiān)典籍,兼通文史、地志、考據諸學,著作有《文史通義》《實齋文鈔》。他在主持保定蓮池書院期間,全面、切實地課授實學,拓展了蓮池書院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視野,引導學生重新關注現
象春出身于明清時期山左地區(qū)著名的世家大族新城王氏家族,是該家族中詩歌成就頗高的重要詩人,也是公認的晚明山左詩壇巨擘。他著述頗豐,但除了《齊音》有整理本之外,像他的重要詩集《問山亭詩》并未進行整理。而像《李杜詩評》,則一度被認為是已經亡佚的作品。本書擬對王象春詩文集及其他作品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點校整理,在彌補王象春研究資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