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莫奈》是一本繼梵高后光體團隊編著的藝術大師典藏系列讀物。克勞德·莫奈,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畫家,被稱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代表作有《日出·印象》《麥草垛》《魯昂大教堂》等,晚年創(chuàng)作了大型組畫——《睡蓮》系列。本書稿是大師莫奈的全集,滿滿當當600多頁內容2500多幅畫作,完整介紹了印
本書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學博士石涵精選編撰,耗時多年寫就,力圖以清晰、簡潔的文字,傳神地講述清代的中國繪畫。本書提綱挈領地分析了中國清代繪畫藝術整體的發(fā)展脈絡、風格特征,脈絡清晰地介紹畫家與作品。本書繪畫部分按照作者順序,精選挑選了100多張繪畫作品,盡收中國傳世名畫,涵蓋了人物、山水、花鳥等類型,每一時代每位畫
本書使用了編年敘史和“大師觀念”的基本框架,從東漢到宋初部分介紹了戰(zhàn)國與宋代繪畫、顧愷之、陸探微等早期山水畫家、六朝與隋代、唐代、法隆寺與敦煌的繪畫、牛馬畫家、五代畫家、花鳥畫和走獸畫等;宋代部分主要介紹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重要畫家、作品和流派。從元代到明代中期部分主要介紹了元代壁畫、趙孟頫、錢選、任仁發(fā)等傳統(tǒng)派
本書的內容框架清晰明了,即使沒有任何藝術基礎的讀者也能輕松閱讀,首先,提綱挈領地分析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整體的發(fā)展脈絡、風格特征、繪畫技法的特征、表現(xiàn)形式、不同材料的對比以及呈現(xiàn)形式,又分門別類地介紹了不同時期的各個畫派、近100位畫家的代表作品。圖片部分按照年代順序,從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到北宋、南宋、遼金、元、明
《動物與人:從史前至今二者在西方藝術中的關系》 從日益復雜的人類社會,回歸單純。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反思之作,聚焦西方藝術研究中鮮少關注的動物議題,揭示動物帶給人類何種啟示。解讀西方藝術作品中的動物與人的關系,揭示背后的藝術傳統(tǒng)與社會因素。無論是和諧相處、崇拜和恐懼,還是狩獵和殺戮時的殘忍......
本書展現(xiàn)了西方最偉大的藝術家所描繪的佛羅倫薩從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筑:他們的繪畫展現(xiàn)了這座城市近五個世紀的生活畫卷。這些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注腳與品評,同時構成了歷史的一部分,因為藝術也為這座托斯卡納之城贏得了榮耀和聲望,至今仍受世人景仰。佛羅倫薩位于意大利半島的中心,也是知識文化的心臟,它是藝術與文化的搖籃,也是歷
《界面效應Becoming:中國當代藝術現(xiàn)狀與生態(tài)研究2018》為2018年“界面效應Becoming”展覽的項目出版物。該展覽主要關注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中國抽象藝術家,作品涉及架上繪畫、雕塑、裝置和數(shù)字媒介等多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督缑嫘狟ecoming:中國當代藝術現(xiàn)狀與生態(tài)研究2018》一書以41位中國中青年藝
《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繪畫藝術嬗變歷史過程的學術專著。《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作者舉列自己搜集的大量珍貴美術作品,分析了西方繪畫藝術對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和表現(xiàn)手段的影響,著重從哲學角度探討清末民國以來中國畫家博采西
凡·高--追夢赤子心
本書分四卷本。一至三卷以記錄“中華史詩美術大展”每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藝術家靈感、思想和心得為主要內容。第四卷分為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的大事記和專家評論文章兩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