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博物館藏敦煌遺書》,收錄青島市博物館新發(fā)現的7件珍貴敦煌遺書經卷卷軸,影印整理出版。這些敦煌遺書估計或為半世紀前由甘肅流出,大都抄寫于公元6世紀至9世紀,內容多為佛經,多有題記,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目前,收藏在英、法、俄、日和中國的大部分敦煌遺書已經整理出版,敦煌學進入一個整體研究的時代。但是有一
羅莊區(qū)為山東省臨沂市轄區(qū),1994年12月臨沂地區(qū)撤地設市,析原縣級臨沂市西南境所置,因區(qū)行政辦公中心駐羅莊鎮(zhèn)而得名。至2013年,全區(qū)總面積568.55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3個鎮(zhèn)、119個社區(qū)(283個自然村)!杜R沂市羅莊區(qū)志(1995-2013)》全面客觀、詳略得當、圖文并茂地記載1995-2013年羅莊區(qū)自然
本書根據“埃及學之父”商博良的手稿編輯而成,共分為上、下兩卷,其中圖畫部分為法國考古團隊在商博良指導下,對埃及和努比亞的遺跡實地復制的繪圖,文字部分為圖畫注釋。與法文版一致,本書嚴格遵從作者手稿,原樣呈現,一一說明了圖畫的時代背景、內容主題、原圖像地理位置及圣書體銘文等信息。
本書主要介紹了麗江著名的土司府——木府,其背后的理論價值、文化傳承和歷史地位。以通論的形式將居住于木府的歷任土司生平實際及貢獻加以羅列,并從中提取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文藝理論。
《日軍侵華圖集》有2000多圖片及簡單說明文字,大部分圖片未在中國發(fā)表過。圖片時間跨度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包括了日軍侵略中國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戰(zhàn)爭過程,是日軍侵華的鐵證!度哲娗秩A圖集》分為六編,第一編反映甲午之戰(zhàn)、庚子出兵、侵占膠州等近代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第二編反映日本從制造九一八事變至七
古籍影印。書稿是清代《山海經》研究的名著,作者為樸學名家,長于名物訓詁與文獻考證,又能吸收前人如吳任臣等的研究成果,故箋疏一出,掩有眾長,當時評論以為精而不鑿,博而不濫,一直是有關研究的基本參考文獻。書稿以清代光緒還讀樓本為影印底本,將刊刻精美的光緒本原大精裝影印。該書的影印出版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還具有一定的市場
《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這套叢書多收集為1949年之前關于中國文化史的著作,以通史為主,兼收斷代史和專門史(在選本上多選取圖書初版,以還原作品之原貌),這些書籍大部分在1949年后未再刊行,還有部分雖有刊行但與原版內容相差甚遠,另外除刊行印本外,本叢書還收錄有部分原書手稿也是彌足珍貴的。該叢書共收錄文化史研究著作四十
012年7至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陽市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發(fā)掘隊對卞營墓地發(fā)掘清理了539座墓葬,其中西周墓5座,東周墓240座、秦墓56座、西漢墓153座、東漢墓42座、三國墓2座、唐墓5座、宋墓9座、明墓2座、清3座、時代不明的墓22座。其時代跨度大,序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