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票自1878年問世以來,發(fā)行的種類數以萬計,喜愛集郵的人更是不計其數。雖然燕肥環(huán)瘦,各有所愛,但其中有一個品種卻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集郵人夢寐以求的對象,百余年來更是傳奇不斷,被公認為“華郵之王”,它就是大清郵政1897年發(fā)行的《紅印花小一元》郵票。中外集郵人對它的研究曠日持久,相關的文章車載斗量,被譽為集郵界的“
本書分五大部分,分別介紹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稱冬宮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成立與發(fā)展的傳奇故事、收藏的歷史沿革、建筑的風格特色等等。另外,根據不同的博物館偏重和藏品,作者還會以藝術流派、時代風格、地域特色等不同的主題與藏品對照,同時給讀者提供更多的藝術知識。
回溯歷史風貌,細品茅臺情懷這是一本集辭典、圖錄、手冊、指南于一體的茅臺酒收藏全書。本書從鑒賞與文史相結合的角度,對茅臺酒的歷史發(fā)展和文化傳承進行了鳥瞰,介紹了1862~2023年間近1000款茅臺酒珍品,細致呈現生產年份、容量規(guī)格、酒精度數、估值參考、拍賣信息等最受關注的細節(jié),并附有放大細節(jié)圖,可辨別、可欣賞、可把玩。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佛羅倫薩藝術博物館的體系;從宮殿到博物館一一佛羅倫薩藝術博物館的歷史沿革;13世紀的托斯卡納繪畫;14世紀的意大利繪畫;14世紀上半葉的佛羅倫薩繪畫;14世紀下半葉的佛羅倫薩繪畫等。
甘肅幣緣堂展覽館為顧永新先生與夫人王金紅女士經幾十年的積累,成立的以錢幣藏品為主的展覽館,館藏珍品逾萬件。就藏品的規(guī)模與質量而言,其錢幣藏品早已躋身國內一流錢幣博物館的水平。幣緣堂展覽館選取館藏精品,按古錢、紙幣、機制幣、銅鏡、精品版塊分類結集,讓更多的普通大眾了解和欣賞到豐富的歷史文化,同時也為廣大收藏愛好者與專家學
本書詳盡介紹了冬宮博物館的歷史,并分析了館藏藝術品。冬宮是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六宮殿建筑群”中的一個宮殿,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辟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筑的杰出典范,最早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它
本書分七章,內容包括:全球文物藝術品市場綜述、中國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市場報告、年度重要拍品圖錄、年度全球文物藝術品行業(yè)大事記、年度文物藝術品行業(yè)政策法規(guī)點評、附錄。
本書圍繞中國十七大名酒及五十六種優(yōu)質酒,共近2000瓶珍貴白酒編寫,通過大量圖片、文字,系統(tǒng)展現了白酒類型多樣化的文化特征;回答了當前中國白酒發(fā)展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本書針對當下社會對白酒收藏投資的主要關注點,將白酒品種進行順序排列,方便讀者回顧中國白酒行業(yè)歷史發(fā)展進程。
《鋤月廬藏印》系書畫、印章收藏家羅建鋒從其“鋤月廬”庋藏的近萬方明清印章中挑選出上千方印匯編而成。充分展現了“流派印”各個時期、不同區(qū)域、眾多形式的篆刻藝術風貌,其中最早的作品為明代的1543年。書中收錄了幾百方未見原印、或未見鈐拓流傳的印人作品,更是彌補了印史的空白和缺失。書中刊載的原石、印拓圖片多達6000多張,并
本書以歷史脈絡為主線,從汾酒源起入手,從史前到清代,簡述汾酒的歷史、工藝、地位和文化。將建國后的汾酒收藏作為重點內容,通過以圖引證、圖文相映的形式詳細地介紹汾酒、竹葉青酒、白玉汾酒、玫瑰汾酒等在各歷史時期的產品分類、瓶型、酒標、包裝情況,逐一羅列,并適當進行考證、辨析;另外還對近年酒類收藏、拍賣市場行情進行系統(tǒng)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