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名賢百家手札》是清季百位名人的手札真跡集成。《大清名賢百家手札》收輯了清代名賢手札墨跡近千筒,涉及清季十三朝一百余人,他們均為有成就、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其中既有活躍政壇的政治家,亦有叱咤文壇的巨匠;既有懷文抱質(zhì)的學(xué)者大儒,亦有醉臥翰苑的書畫名家。他們正是清季社會精英的首席代表,而這些手札則為這批精英人物的真實
本書收錄天津圖書館獨家珍藏的歷代家譜共計115種。本書的特點和價值簡而言之包括以下幾點:一,收錄家譜數(shù)量宏富,全面揭示本館藏譜情況,該書將本館所藏的一百余種家譜全部影印出版。二,收錄家譜的姓氏較多,比較全面的揭示了存世家譜的基本情況。三,所收之書多為名家之譜,具有比較重要的實用價值。四,收錄家譜的內(nèi)容豐富具有比較重要的
本輯收錄了民國以前無錫現(xiàn)存的二十六部舊方志(本輯之末附宋代的常州府志!!《【咸淳】毗陵志》》。從時期上分,宋代一部,元代一部,明代七部,清代至民國十八部。按行政區(qū)劃分,無錫九部,宜興、江陰各八部。另附府志一部,其緣由是無錫、江陰、宜興的宋代方志均散佚無存,而常州府的《【咸淳】毗陵志》保存了所轄區(qū)內(nèi)各地修志上繳的史料。本
本輯為《無錫文庫》之第四輯《無錫文存》,主要收錄歷代無錫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詩、詞、曲、文集或珍稀史料。無錫歷來被譽為人才輩出、人文營萃之地,所謂『蒼圣造端,文教聿起,泰伯入?yún),肇基梅里,由是人文之盛,冠于南國。碩彥輩出,著述繁實』(高鑠泉《錫金歷朝著述書目考》序》。明代以前,無錫地區(qū)就已出現(xiàn)顧愷之、李紳、尤袤、蔣捷、倪
無錫縣先後修志十三部,散佚四部。宋代和宋代以前修有舊經(jīng)、圖經(jīng)、無錫志三部,均散佚;元代凡一修,明代有景泰(散佚)、弘治、萬曆三志;清修康熙、乾隆(二部)、道光、嘉慶、光緒志六部,從晉代到民國,宜興編修志書二十二部,散伕十四部;宋代以前(含宋代)修的九部志書均佚;明代修五部,僅存萬曆志一部;清代至民國修志八次,散佚一部。
本輯為《無錫文庫》之第一輯《官修舊志》。無錫自古為文化昌盛之地,修志傳統(tǒng)源遠流長,延綿不斷。歷代纂修的地方志卷帙浩繁,內(nèi)容豐富。其特點是修志年代早,數(shù)量多,口叩種齊,質(zhì)量上乘,在全國方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國最早的風(fēng)土記——晉代《陽羨風(fēng)土記》發(fā)源于宜興。清代嚴可均認為『古地說《山海經(jīng)》、《水經(jīng)》外,此為最舊氣無錫修志事業(yè)
本書包括氣氛生活、歲時節(jié)慶、以食為天、匠心手藝、齊家心語、生活札記欄目。盡可能涵括日常生活中的傳承,以生活化的方式,敘述中國人生活中的文化面向,并配以各種精心設(shè)計的圖片,系統(tǒng)化介紹了中國人的文化財產(chǎn)。
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
彩印世界通史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1》介紹1906年英國探險隊從敦煌莫高窟掠取的8-11世紀(jì)西藏“前弘期”的古藏文社會歷史和宗教寫本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