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時日本外務省涉華密檔1931-1945》編委會新近發(fā)現(xiàn)了一批同期日本外務省涉華檔案,經(jīng)專家鑒定:這批檔案多是專題檔案,因與已出版的檔案分類不同、存放地點也不同,發(fā)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但其史料價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編委會和主編決定編輯補編,以確保日本外務省涉華檔案史料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把a編二”主要收入了1933年至1
《戰(zhàn)時日本外務省涉華密檔1931-1945》編委會新近發(fā)現(xiàn)了一批同期日本外務省涉華檔案,經(jīng)專家鑒定:這批檔案多是專題檔案,因與已出版的檔案分類不同、存放地點也不同,發(fā)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但其史料價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編委會和主編決定編輯補編,以確保日本外務省涉華檔案史料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把a編一”收入三個專題,即九一八事
本書收錄了從日本海軍省建立的1872年到1933年(1934至1945年暫缺)六十年間,現(xiàn)存的日本海軍省涉華秘檔,總數(shù)達三萬余拍。按時間順序,全書共分為十二卷,70冊7000余條目錄。
《新編漢魏叢書》以漢魏時期著作為主,間有晉、梁、陳、隋人著作,按經(jīng)翼、別史、子余分類,共收書120余種,繁體排印,斷句標點,力求為廣大讀者提供一部?本、權威準確的漢魏著作讀本。
《傳世漢文琉球文獻輯稿》(第一輯)問世,收集有關琉球的史書、檔案、著作、家譜等計47種,分為30冊。此次收錄的漢文琉球文獻,涵蓋了檔案、史書、家譜、詩文集、專著、童蒙讀物等,均為研究琉球社會歷史、語言風俗、文學藝術、教育文化的重要資料。
本書繼續(xù)按照初編、續(xù)編宗旨、圍繞近現(xiàn)代中國邊疆界務主題、梳理諸如官方文件、檔案史料、邊事匯編、奏議、外交會談節(jié)略、勘界電函、當事人文集日記、有關調查、報刊專論、研究報告等相關資料八十余種。
王光祈,1892年生于溫江,1936年病逝于德國波恩,44歲的短暫人生充滿了傳奇與坎坷。他在國內時致力于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是活躍于“五四”時期的風云人物;1920年前往德國改學音樂學,將理想放在“禮樂救國”上。王光祈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在國內時,他在奔走組織救國運動的同時,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了大量社論和報道,為“五
《中外舊約章大全(第2分卷)》是《中外舊約章大全》第2分卷。《中外舊約章大全》共分3卷,全面收錄自1689年至1949年8月間,清朝和民國政府被迫與外國列強簽訂的1000多個不平等條約、章程和合同,為研究中國清朝及民國時期的對外關系史、海關史、對外通商史、交通史、金融史等,特別是研究帝國主義侵華史、清政府和民國政府政治
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畫卷
本叢書輯錄資料以近現(xiàn)代邊界形成時間、空間為范圍。內容按類大致可分為中俄界務、英印與中國西藏界務、中尼界務、中緬界務、中越界務、中朝界務、中蒙界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