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叢書》,富察恩豐輯,鈔本,是專收旗人(含滿洲、蒙古、漠軍)著作的綜合性叢書,現(xiàn)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世間唯此一本。哈佛燕京圖書館曾將《八旗叢書·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套裝上下冊)(繁體豎排版)》拍成清晰照片公布,《八旗叢書·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套裝上下冊)(繁體豎排版)》即據此照片點校。
五山版是指從十三世紀中后期日本鐮倉時期起,至十六世紀室町時代后期,以鐮倉五山和京都五山為中心的版刻印本。它包括日本典籍和中國典籍。中國典籍既有內典,也有外典。五山版具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五山版覆刻的漢籍四部書中,絕大多數是以中國宋元刊本為底本的,只有極少數是以明初刊本為底本的;二是五山版的雕版,主要是先后到達日本的中國
本書內容包括:四川兵役概說、復原法規(guī)輯要、日人對我東北言論集等。
《中華大典》是繼《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之后運用我國歷代漢文古籍編纂的又一部巨型類書,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項包羅百科、內容廣博、學術性強、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其目的是為學術界及有關人士提供一部“管用300年”的系統(tǒng)完整、準確詳實且便于檢索的漢文古籍分類資料。 《語言文字典》為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類書,系統(tǒng)收
三國志索引
后漢書索引
該書影印所據各地本,主要選自中央圖書館從內地運去臺灣之善本古籍,還有部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及一些國家漢學機構、私家所藏珍本。全書版本一“善本”、“珍本”為主,共有宋刊本16種(包括清覆宋明刊本),元刊本1種,明刊本224種,清刊本50種,,明正統(tǒng)道藏覆刊本13種,民國刊本3種,手抄本(包括內府抄本)38種,選刊別錄本5種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三輯·經部)共含16冊,為影印古籍,涵蓋了中國本、朝鮮本、日本本三個范疇,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經學著述在東亞地區(qū)的流傳概貌。從版本價值上來說,這批漢籍中有被評定為“日本國寶”的唐鈔本和日本奈良時代鈔本(東洋文庫藏本)各一種,各有多位名人題識、印箋,實屬稀珍。另有元明清三代中國本共六種。其中,元種善堂
《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藏古籍珍本叢刊》共精選了65種珍貴古籍,包括經部5種、史部12種、子部11種、集部37種,所選底本流傳稀少,學術價值很高,且在全國藏書單位中不超過三家收藏。入選文物級別的藏品有二級19種,三級4種,均為首次影印出版。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叢書的編纂,也將給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積累豐富的學術資料,給漢籍之路的理論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流失在海外的漢文古籍便是「漠籍之路」閃亮的標識。我國的出版工作者應該弘揚漢籍之路理論,推動漢籍收集出版工作,使中華文化的價值進一步得到世界的認同。《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資料搜集與編纂已進行多年,版本調查、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