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位列中國古代文人四藝之首,是歷史很悠久的撥弦樂器。2003年,隨著古琴藝術(shù)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的稱號,古琴藝術(shù)的突出價值再次得到了世界認可!洞筮閣琴譜》又名《青山琴譜》,明代徐上瀛(青山)輯,經(jīng)弟子夏溥編纂為《大還閣琴譜》,刊行于清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
《京劇大戲考》是一套圖書結(jié)合音像制品的出版物,是目前為止對早期京劇文字和聲音史料最全面的梳理、考證、研究和展示。項目主要針對1949年以前出版的京劇曲藝唱片的唱詞和曲譜進行整理與考訂,包括:老生、武生、小生、花衫、老旦、凈、丑、場面、北方曲藝等九大類,每一類都附有相關(guān)唱段的錄音資料。其范圍之廣、覆蓋面之大是之前所有的戲
本書為著名國畫家戴敦邦先生繪制的彩色中國畫集,收錄戴先生新作二百余幅,以古代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的人物情節(jié)為題材。中國古典戲曲源遠流長,題材豐富,思想深刻,生動反映古代市民生活與情感,與詩詞文賦古典小說等共同構(gòu)建了滋養(yǎng)后世的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以四大名劇為代表的諸多經(jīng)典劇目至今依舊為各個劇種所
本書是汪世清先生數(shù)十年來搜集、整理的明清藝術(shù)史相關(guān)珍稀文獻資料的匯編。主要整理者為浙江大學藝術(shù)與考古學院的白謙慎、薛龍春。書中收錄的資料,以明清之際徽州文人及新安畫派為中心,涉及明清兩代諸多藝術(shù)家的生平、交游、活動、作品著錄等,其資料來源主要是文人別集、選集、書畫錄及人物傳記、尺牘文獻等,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書稿中既保
《中國珍稀印譜原典大系》由陳振濂先生主編,擬分三編出版,總量預計在150—200種之間,基本涵蓋國內(nèi)外珍稀印譜。每編各分專輯漸次推出,每輯10—12種,采用通代混編的方式。每輯均含古銅印譜、明清名人印譜、近代學術(shù)印譜三大類,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譜。選取印譜時,注重原譜的文獻價值。所選印譜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刪減,以存真貌
本書為吳隱所輯印學論著集,共計17種44卷,包括《印史》一卷、《印說》一卷、《印談》一卷、《摹印秘論》一卷、《印典》八卷、《篆刻針度》八卷、《印學集成》一卷、《云莊印話》一卷、《歷朝印識》四卷、《寶印集》六卷、《摹印述》一卷、《摹印傳燈》一卷、《多野齋印說》一卷、《續(xù)語堂論印匯錄》一卷、《三十五舉?庇洝芬痪、《葉氏印
飛鴻堂印譜(二函十冊):中國珍稀印譜原典大系第一編第四輯
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二函十二冊):中國珍稀印譜原典大系第一編第一輯